[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1687.3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1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卜凡国;张臻;朱旭伟;李迪安;张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基坑围护,依据基坑围护结构,将深基坑划分为中心区域和周圈区域,在基坑的周圈区域建立第一道支撑,逐层开挖所述中心区域,形成边坡,并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铺设第二层地下室底板,施工第二层地下室结构,施工第一层地下室结构,开挖周圈区域,在周圈区域建立第二道支撑,拆除所述第二道支撑,拆除第一道支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周圈区域土体作支护,中心区域深基坑可以在不采用水平支撑条件下,由上而下逐层挖土,直至坑底,并在坑底完成底板后,再由下而上逐层回筑地下结构,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出土速度,减少施工间歇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用于利用中心区域地下室结构为支护体系的深基坑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围护:在待施工的所述基坑(1)的四周建立所述基坑围护结构(2);步骤二、依据所述基坑围护结构(2),将所述深基坑(1)划分为中心区域(3)和周圈区域(4);步骤三、将所述基坑(1)的所述中心区域(3)划分为若干段,在无水平支撑结构的条件下,依次进行所述中心区域(3)的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所述周圈区域(4)时,在所述基坑(1)的所述周圈区域(4)建立第一道支撑(5);所述无水平支撑结构条件指所述中心区域(3)施工时,利用所述周圈区域(4)剩余土体抵抗坑外水土压力产生的变形;步骤四、逐层开挖所述中心区域(3),形成边坡,并对所述边坡进行护坡处理,所述中心区域(3)开挖到坑底,在坑内加固(24)围成的土体上浇筑垫层(31),然后在所述垫层(31)上铺设第二层地下室底板(32);步骤五、在所述第二层地下室底板(32)上施工第二层地下室结构(33),同时吊装临时立柱A(34),在所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33)的顶板预留后期需施工的混凝土支撑的钢筋;步骤六、在所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33)基础上施工第一层地下室结构(35),同时吊装临时立柱B(36),然后施工所述第一道支撑(5)的剩余部分,使得所述第一层地下室结构(35)的顶板与所述第一道支撑(5)连接;步骤七、待所述第一层地下室结构(35)、所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33)、临时立柱A(34)以及临时立柱B(36)达到设计强度,开挖所述周圈区域(4),在所述基坑(1)的所述周圈区域(4)建立第二道支撑(6);步骤八、开挖所述周圈区域(4)至坑底,及时浇筑垫层底板传力带(7),待所述底板传力带(7)强度达到设计,拆除所述第二道支撑(6);步骤九、对所述周圈区域(4)进行施工,在所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33)的顶板浇筑顶板传力带(8);步骤十、待所述顶板传力带(8)达到设计强度,拆除所述第一道支撑(5);所述基坑围护结构(2)包括搅拌桩(21)、灌注桩(22)、立柱桩(23)以及坑内加固(24);所述第一道支撑(5)与所述立柱桩(2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16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