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向抗拉拔混凝土模型桩及其建造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1808.4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程;赵春风;贾尚华;马闯闯;王文东;于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竖向抗拉拔作用的混凝土模型桩,该模型桩可以进行室内竖向抗拔加卸载试验及桩侧摩阻力试验,试验数据可靠,采集方便简便,结果能反映桩基实际工作性状。模型桩包括桩头、桩身以及设置在模型桩内部的桩芯,桩头的中部开设出线口,该出线口与桩芯的顶部连通,桩芯包括铝管以及均匀贴在铝管内壁的应变片,应变片连接数据线,所述数据线通过所述铝管的顶端以及出线口引出并连接数据分析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原有该类型模型桩对材料、尺寸等因素的限制,采用混凝土作为桩身材料,能更好反映桩基实际工作性状,为探讨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有力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拉拔 混凝土 模型 及其 建造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竖向抗拉拔混凝土模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桩包括桩头(3)、桩身(1)和桩芯(2),所述桩芯(2)位于桩头(3)和桩身(1)的内部,所述桩头(3)的中部开设出线口(8),该出线口(8)与所述桩芯(2)的顶部连通,所述桩芯(2)包括铝管以及均匀贴在铝管内壁的应变片(4),所述应变片(4)连接数据线(5),所述数据线(5)通过所述铝管的顶端以及出线口(8)引出并连接数据分析仪;所述竖向抗拉拔混凝土模型桩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用细骨料混凝土或砂浆浇筑桩头(3),并在桩头(3)外侧套设PVC管,待用;(b)在2根角铝(6)的内部贴上应变片(4),并将应变片(4)连接数据线(5)后用环氧树脂密封,然后将2根角铝(6)对接并用环氧树脂将接缝(7)密封形成铝管,并将数据线(5)从铝管的一端引出,并填充环氧树脂将铝管的一端密封,铝管的另一端通过将角铝(6)切削弯折进行封口,待用;(c)将步骤(b)所得铝管设有侧孔的一端嵌入步骤(a)所得桩头(3)中,并将数据线(5)从桩头(3)的出线口中引出,得到桩头、铝管组合件;(d)用细骨料混凝土或砂浆浇筑桩身(1),然后钻孔并插入步骤(c)所得桩头、铝管组合件;(e)浇筑细骨料混凝土或砂浆将桩身(1)和桩头(3)连接固定并捣实形成模型桩,待养护至龄期满即可对所得模型桩进行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18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