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空间终端短路材料高温复介电常数温度分层匹配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5978.X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李恩;余承勇;陈亮亮;刘天恒;郭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由空间终端短路材料高温复介电常数温度分层匹配算法,属于微波毫米波电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自由空间终端短路法,将高温状态下的待测材料按温度梯度分布作纵向分层处理,采用温度分布线性插值的方法推导出各层温度及其对应的复介电常数表达式,利用分层后形成的级联网络建立单端口散射参数与各层复介电常数的关系,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单端口散射参数进而获得实际温度下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更为精确地进行材料复介电常数高温测试,通过建立温度分层匹配算法,减小了材料在高温状态下其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引入的测试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空间 终端 短路 材料 高温 介电常数 温度 分层 匹配 算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由空间终端短路材料高温复介电常数温度分层匹配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测试系统进行自由空间单端口校准;步骤2:加载待测平板材料,待测平板材料厚度为l,其横向尺寸大于点聚焦透镜天线3倍焦斑,待测平板材料紧贴金属发热平台并使待测平板材料上表面作为测试参考面;步骤3:利用金属发热平台对待测平板材料进行加热,测量出待测平板材料上、下两侧的温度T(上)和T(下),易知T(上)≤T(下);步骤4:当待测平板材料上、下两侧的温度差在允许范围ΔT内即T(下)‑T(上)≤ΔT时,近似认为待测平板材料温度恒为T(下),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待测平板材料上表面处的反射系数S11,根据公式计算出温度T(下)对应的待测平板材料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其中γ0为自由空间中的传播常数,γ0=j2π/λ0,λ0为自由空间波长;步骤5:继续加热,当待测平板材料上、下两侧的温度差达到ΔT临界状态时,记录上、下侧测试温度T(上)和T(下),并将该临界状态下的T(下)记为Tc;此时仍将待测平板材料当作一层,由步骤4得到Tc对应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c;步骤6:继续加热,当上、下两侧的温度差超出ΔT后,将待测平板材料按纵向温度分布在垂直于金属发热平台方向分为N层,第一层紧贴加热平台,其温度为T1,对应的相对复介电常数为εr1;第N层的温度为TN,对应的相对复介电常数为εrN,每层厚度均为d=l/N;步骤7:继续加热使得T(上)=Tc,此时有TN=Tc,εrN=εrc;以Tc对应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c为基准,通过引入第一层温度T1及其对应的复介电常数εr1并结合层数N,对分层后各层材料温度值和相对复介电常数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每层的温度Tn及复介电常数εrn,进一步由各层厚度d及复介电常数εrn得到各层材料的传输矩阵,结合传输矩阵的级联特性及传输参数与散射参数的转换关系,通过测量S11并代入解出第一层材料的复介电常数εr1,进而获得其余各层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复介电常数;从低温向高温逐一变温测试得到不同的温度分层状态,即更精确地得到高温时实际温度下材料的复介电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597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放式明轮装置
- 下一篇:后雨刮电机总成位置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