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9336.7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裴英豪;王立涛;施立发;裴陈新;夏雪兰;张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6;C22C38/06;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梁李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该取向硅钢以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及含量为C0.030~0.070%、Si2.8~3.5%、Mn0.15~0.30%、Cu0.35~0.80%、S0.0040~0.015%、Als0.015~0.025%、N0.070~0.015%、P≤0.020%、Ti0.002~0.02%,C/Ti≤10,Cu/S≥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步骤包括:转炉冶炼→真空处理→连铸→均热炉加热→热连轧→第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涂MgO隔离剂→高温退火→重卷,该取向硅钢的铁损P1.7<1.18W/kg,磁感B8≥1.86T。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取向硅钢,以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及含量为C0.030~0.070%、Si2.8~3.5%、Mn0.15~0.30%、Cu0.35~0.80%、S0.0040~ 0.015%、Als0.015~0.025%、N0.0075~0.015%、P≤0.020%、Ti0.002~0.02%,C/Ti≤10,Cu/S≥50,其余为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冶炼→真空处理→连铸→均热炉加热→热连轧→第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涂MgO隔离剂→高温退火→拉伸平整→重卷,具体为:1)将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真空处理后连铸成210~250mm铸坯;2)铸坯入炉前温度控制在150℃以上,将铸坯加热到1200~1350℃,在炉时间大于250min,其中1250~1320℃温度有效保温时间大于80min;3)将铸坯经3道次、5道次或7道次热轧,获得30~50mm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以上,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90~1000℃之间,卷取温度控制在500~600℃之间,精轧后厚度在2.0~2.5mm之间;4)热轧原料经酸洗后进行第一次冷轧,厚度控制在0.60~0.80mm之间;5)一次冷轧卷进行脱碳退火;6)脱碳退火后的钢卷进行二次冷轧至产品最终厚度;7)二次轧硬卷涂MgO 隔离剂并干燥;8)高温退火得到成品;所述步骤8)中高温退火工艺步骤为:钢卷快速加热到600~680℃,保温2~5h,然后以20~30℃/h的速度加热至1170~1230℃之间保温15~20h,然后冷却至450℃保温2h出炉;快速加热段保护气体为氮气,缓慢加热至950℃之前用氮氢混合气,N2体积百分比10~30%;950℃至保温阶段、保温至冷却到800℃阶段保护气体为氢气;800℃~450℃冷却阶段采用氮氢混合气,N2体积百分比10~30%;450℃保温采用氮气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93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