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南方双季稻田土壤微团聚结构的马铃薯与双季稻轮作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9829.0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汪柯;李超;张帆;程凯凯;孙玉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6/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南方双季稻田土壤微团聚结构的马铃薯与双季稻轮作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生产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马铃薯高产栽培:①播前准备;②品种选择;③切好种薯;④适时播种,覆盖稻草和地膜;⑤田间管理:及时破膜,追肥排水,防治病虫害;⑥适时收获;⑦马铃薯茎叶和覆盖稻草秸秆翻压还田。(2)早稻和晚稻高产栽培:①品种选择;②育苗移栽;③田间管理:科学施肥,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④适时收获;⑤秸秆翻压还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合理开发南方双季稻田冬季农业,有效地改善稻田土壤微团聚结构,培肥土壤,在保证双季稻产量基础上,增加一季马铃薯经济效益,达到改善稻田土壤结构和获得周年作物高产的目的,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南方 双季稻 土壤 团聚 结构 马铃薯 轮作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南方双季稻田土壤微团聚结构的马铃薯与双季稻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马铃薯栽培:(1)播前准备11月中旬,准备好包括种薯、农药、化肥、稻草和农膜在内的农用物资,播种前进行稻田土壤旋耕,土壤耕作深度10~15厘米,开沟和分厢,厢面宽1.8米,沟宽0.2米,沟深0.15米,开好围沟及腰沟,以利排水;(2)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抗逆能力强、高产的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3)切好种薯保证每一块种薯至少有1~2个芽眼,重量30克,将切好的种薯块进行拌药处理,用2千克70%甲基托布津加1千克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千克滑石粉成为粉剂,每50千克种薯块用2千克粉剂拌匀,要求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拌种处理;(4)适时播种,覆盖稻草和地膜12月底至翌年一月初播种,播种前施足底肥,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草和地膜;马铃薯种植规格为行距90厘米,株距15厘米,每亩播种量150千克,每亩种植密度5000株,每亩底肥施用量为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二铵100千克,播种后覆盖稻草厚度为8~10厘米;(5)田间管理①及时破膜:马铃薯播种后,30~35天开始出苗,进行田间检查,及时破膜放苗,待全田有80%幼苗出土后及时将农膜全部揭掉;②中耕培土:马铃薯出苗后,生长到8~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高度以露出秧苗4~5厘米为宜,在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以7~10厘米为宜;③水分管理:出苗后,若遇干旱时,须及时灌跑马水;在生长期间遇到暴雨时,要及时清沟排水,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渍害;④科学施肥:第一次中耕时,每亩追施硫酸铵20千克;现蕾期每亩施用硫酸钾15千克;生长后期若出现叶片早衰现象,用0.2%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1~2次;⑤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包括地老虎和蚜虫在内的害虫,并预防马铃薯的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和晚疫病病害,收获前15天禁止使用农药;(6)适时收获5月上旬马铃薯成熟后,及时收获;(7)马铃薯茎叶和覆盖稻草翻压还田马铃薯收获后,结合田间土壤耕作将马铃薯茎叶和覆盖的稻草翻压还田;2.早稻和晚稻栽培:(1)品种选择,合理搭配早稻采用杂交稻品种:T优705,晚稻品种:湘丰优103;(2)育苗移栽a、4月上旬进行早稻播种育秧,每亩用种量2.5~3.0kg,采取集中育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5月上中旬旋耕稻田,施入基肥,然后进行早稻抛秧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2.0万蔸;b、6月中下旬进行晚稻播种育秧,每亩用种量1.5~2.0kg,7月中旬机械收获早稻,收割后稻草结合土壤旋耕全量翻压还田,并施入基肥,然后进行晚稻抛秧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1.8~2.0万蔸;(3)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早稻移栽前结合稻田旋耕施用基肥,基肥施用种类和每亩施用量分别为尿素15.2千克、氯化钾7千克,过磷酸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每亩施用量42千克;分蘖肥施用种类和每亩施用量分别为尿素6.5千克、氯化钾3.0千克;晚稻移栽前结合稻田旋耕施用基肥,基肥施用种类和每亩施用量分别为尿素18.3千克、氯化钾9.3千克,过磷酸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每亩施用量25.0千克;分蘖肥施用种类和每亩施用量分别为尿素7.8千克、氯化钾4.0千克;水分管理采用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的模式;及时进行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4)适时收获早稻于4月上旬播种育秧,5月上中旬抛栽,7月中旬收获;晚稻于6月中下旬播种育秧,7月中下旬抛栽,10月中下旬收获;(5)稻草秸秆翻压还田早稻和晚稻收获,结合土壤旋耕进行稻草秸秆翻压还田;马铃薯旋耕种植每隔2~3年采取1次土壤免耕、早稻和晚稻每年均采取土壤旋耕的土壤轮耕模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98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动轴及风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包裹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