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圈圆形PCB线圈的WPT最优电容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0290.0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6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瑜华;杨鹏;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圈圆形PCB线圈的WPT最优电容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对PCB线圈外加任意电容,通过仿真计算出线圈寄生电容;由寄生电容、外加电容及计算出的线圈自感算出线圈损耗阻抗;将计算出的损耗电阻、寄生电容、外加电容、线圈自感及线圈间互感代入效率表达式中计算得到各个不同外加电容值下的效率值。本发明能够快速得到最优效率对应的频率和对应的电容值,从而完成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圆形 pcb 线圈 wpt 最优 电容 选择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单圈圆形PCB线圈的WPT最优电容选择方法,所基于的装置,包括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和谐振式无线电能接收电路;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包括驱动电源VS,驱动电源损耗电阻RS,发送线圈外加电容C1,发送线圈寄生电容C3,发送线圈损耗电阻R1及第一自感L1;驱动电源VS的一端与驱动电源损耗电阻RS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源损耗电阻RS的另一端与发送线圈外加电容C1的一端连接,发送线圈外加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发送线圈损耗电阻R1的一端、发送线圈寄生电容C3的一端连接,发送线圈损耗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自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一自感L1的另一端与发送线圈寄生电容C3的另一端、驱动电源VS的另一端连接;谐振式无线电能接收电路包括负载RL,接收线圈外加电容C2,接收线圈寄生电容C4,接收线圈损耗电阻R2及第二自感L2;接收线圈损耗电阻R2的一端与接收线圈外加电容C2的一端、接收线圈寄生电容C4的一端连接,接收线圈损耗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自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自感L2的另一端与接收线圈寄生电容C4的一端、负载RL的一端连接,接收线圈外加电容C2的另一端与负载R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为单圈圆形PCB线圈,其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发送线圈寄生电容C3和接收线圈寄生电容C4通过仿真线圈在发送线圈外加电容C1和接收线圈外加电容C2时形成的串联谐振频率ω1和自谐振频率ω2得到;串联谐振频率ω1和自谐振频率ω2的表达式分别为:
因此,求得寄生电容C3为:
同理,求得接收线圈的寄生电容C4为:
2)发送线圈及接收线圈的损耗电阻为:![]()
![]()
![]()
其中l是线圈长度,w是线圈横截面宽度,t是线圈横截面高度,σ是电导率,μ是磁导率,K(+)表示开尔文函数;3)发送线圈的自感L1为:
接收线圈的自感L2为:![]()
其中a为发射线圈半径,b为接收线圈半径,w、t分别是线圈横截面宽度和高度;4)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间互感为:
其中
a、b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半径,z为两线圈间间距;5)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等效电路计算系统电能传输效率为:
其中,ω=2πf为工作角频率,Z2为接收线圈阻抗,j表示虚部,其值为
由于系统工作在谐振条件下,此时谐振频率为
将上述电阻、电感、互感表达式及寄生电容值代入效率表达式中,可得效率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学工具软件,能够快速找到最优外加电容值,因而能够得到最优的工作频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02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边形截面电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经于轮胎接收的电容型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