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钒废水的后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55127.1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5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然;刘鹏伟;杜竹玮;王琪;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李彪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钒废水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向提钒废水中加入氯化钠至提钒废水相对于氯化钠饱和;后并加入氨水,通入二氧化碳反应;(2)将步骤(1)的反应液过滤,得到的第一废水和第一固体,所述第一固体烘干煅烧得到碳酸钠;(3)第一废水经蒸发浓缩得到NH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钒废水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向提钒废水中加入氯化钠至提钒废水相对于氯化钠饱和;后加入氨水得到铵盐溶液,后向铵盐溶液内通入二氧化碳;所述氨水的浓度为20%-30%,每升提钒废水中氨水添加量为0.1-0.2L;所述二氧化碳通气量为40-200L/h;(2)步骤(1)的反应液经过滤得到第一废水和第一固体,所述第一固体烘干煅烧得到碳酸钠;(3)第一废水经蒸发浓缩得到NH3 和含有固体氯化钠的固液混合物,该固液混合物经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钠和第二废水,所述NH3 用于配制步骤(1)所述的氨水;(4)第二废水降温后得到含有氯化铵的固液混合物,该固液混合物经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铵和第三废水;所述第三废水返回步骤(1)中和提钒废水合并后循环使用;所述第三废水或提钒废水中V浓度达到2-3g/L时或Cr浓度达到1-3g/L时,采用化学沉淀法沉淀V和Cr,得到相应的含有V或Cr的产品和第四废水,第四废水返回步骤(1)中和提钒废水合并后循环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551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