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56165.9 | 申请日: | 201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3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旭;王宪朋;刘阳;马丽霞;王传栋;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337;A61K31/475;A61K31/704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包括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平均粒径为20~100μm的实心微球,所述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7~9:1~3;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50000~150000 g/mol,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8000 g/mol;本发明的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由于PLA和PLGA的分子量悬殊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PLGA首先降解而PLA未降解,因而微球会自动形成多孔的结构;本发明的可吸收注射用微球在注入体内很短时间后就可得到多孔结构,并且周围介质可渗透入微球内部,有利于微球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注射 用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该微球包括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平均粒径为20~100μm的实心微球,所述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7~9:1~3;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50000~150000 g/mol,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8000 g/mol;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为1~9:1~9;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分子量为50000~150000 g/mol的聚乳酸和分子量为500~8000 g/mol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到混合液;所述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7~9g:1~3g:50~100ml;②将聚乙烯醇加入水中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聚乙烯醇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1g:100ml;所述聚乙烯醇和聚乳酸的质量比为7~9g:5~10g;③将步骤①所得混合液在搅拌下滴加入步骤②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搅拌速度为1500~2000转/分钟,滴加完毕反应2~4个小时,于45~55℃下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过滤,得到滤饼,将所得滤饼用水清洗过滤三次后冷冻干燥,得到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561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莪红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祛痘美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