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姜倒栽法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56407.4 | 申请日: | 201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林;张小花;李如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维林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62499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姜倒栽法种植技术,它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内容选姜种并处理,采用高厢条栽,厢宽150‑200mm,厢的四周要开深沟25‑30mm,做到排水通畅,不积水,厢上条沟深度为10‑20mm,宽度30‑40mm,在厢上开好的条沟内,按每块种与种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进行摆放,摆放时每块姜种的种芽都要朝下;底肥施用底肥主要施用腐熟的厩肥和磷肥,均匀施用于厢上沟内,在盖厚度为50mm的上细土,苗出土300mm左右后再进行培土上厢,确保厢面不积水,及时处理杂草、追肥、清沟排水,采收。本发明提高母姜回收效率,生姜品质好,且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大大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倒栽法 种植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生姜倒栽法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选姜种并处理:①姜种选择:选取块茎肥大、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或损伤、节间粗壮的姜块作姜种,瘦长块状的姜块不能选入种;②处理姜种:姜种在移栽前,要把姜种先曝晒2‑3天,以姜块表皮脱水为准,之后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消毒,之后将姜种放入通风的室内阴凉处,地面上要先铺一层稻草或草帘、麦壳,再堆上姜种约60‑80mm厚,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催芽1‑2天;待姜芽抽出10‑20mm时选芽切种,除去细弱小芽和有黑色小雀斑的病芽,保留露白肥壮芽,随即根据姜种芽的着生疏密程度按芽切成长7‑9mm、有姜节3‑4节的单块,每块保持1‑2个姜芽;(2)选择种姜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上栽培,土壤ph值为5.5‑7.5,整地时要深翻土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3)选择栽种时间:生姜的移栽时间选择在气温稳定在16度以上;(4)栽种:①掏厢:采用高厢条栽,厢宽150‑200mm,厢的四周要开深沟25‑30mm,做到排水通畅,不积水,厢上条沟深度为10‑20mm,宽度30‑40mm;②摆放姜种:在厢上开好的条沟内,按每块种与种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进行摆放,摆放时,每块姜种的种芽都要朝下,采用倒栽法;③底肥施用:底肥主要施用腐熟的厩肥和磷肥,每亩可施腐熟厩肥1000‑1500kg、磷肥50kg,均匀施用于厢上沟内,在盖上细土,土不能盖得太多,掌握在50mm的厚度为佳,苗出土300mm左右后再进行培土上厢,确保厢面不积水;(5)田间管理:①处理杂草:生姜出芽后,要及时除草土,防止杂草对姜苗生长的影响;②追肥:由于生姜的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除重施底肥外还要多次追肥,一般是姜苗长高到6‑10mm时,即应施促苗肥,每亩可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1500kg、氯化钾或硫酸钾8‑10kg;当姜苗高度达300mm左右时每亩追施尿素施20kg左右,不能直接放在姜苗下面,离姜苗150mm左右;③清沟排水:随时进行排水沟渠检查,确保排水沟畅通不积水,生长盛期以土壤持水量以在70%‑80%为宜;(6)采收:生姜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在霜冻天气来临前必须采收结束,防止腐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维林,未经陈维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564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菜高产栽培技术
- 下一篇:一种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