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变减速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5201.8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7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轩;李鹏飞;李明伦;姚超;刘育;王瑶;刘婷婷;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变减速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环形定位架,定位架的一端连接齿轮托架A,齿轮托架A上分别设有一组行星齿轮系A和一组行星齿轮系B,行星齿轮系A上连接有环形齿轮A,行星齿轮系B上连接有环形齿轮B;定位架的另一端连接齿轮托架B,齿轮托架B上分别设有一组行星齿轮系C和行星齿轮系D,行星齿轮系C上连接有环形齿轮C,行星齿轮系D上连接有环形齿轮D;传动主轴依次从齿轮托架A、定位架及齿轮托架B的中心处穿过,传动主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太阳齿轮同时与行星齿轮系A、行星齿轮系B、行星齿轮系C及行星齿轮系D啮合。解决了现有减速器存在的减速比低、传输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可变 减速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可变减速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定位架(11),定位架(11)的一端连接齿轮托架A(10),齿轮托架A(10)上分别设有一组行星齿轮系A(6)和一组行星齿轮系B(7),行星齿轮系A(6)上连接有环形齿轮A(2),行星齿轮系B(7)上连接有环形齿轮B(3);所述定位架(11)的另一端连接齿轮托架B(12),齿轮托架B(12)上分别设有一组行星齿轮系C(8)和一组行星齿轮系D(9),行星齿轮系C(8)上连接有环形齿轮C(4),行星齿轮系D(9)上连接有环形齿轮D(5);传动主轴(1)依次从齿轮托架A(10)、定位架(11)及齿轮托架B(12)的中心处穿过,所述传动主轴(1)上安装有太阳齿轮(15),太阳齿轮(15)同时与行星齿轮系A(6)、行星齿轮系B(7)、行星齿轮系C(8)及行星齿轮系D(9)啮合;所述齿轮托架A(10)包括定位盘a(10‑1),定位盘a(10‑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四个挡块a(10‑3),四个挡块a(10‑3)均匀分布在定位盘a(10‑1)上,四个挡块a(10‑3)将定位盘a(10‑1)一侧的盘面空间隔成四个齿轮容纳室a(10‑4);每个所述挡块a(10‑3)的一端端面垂直连接在定位盘a(10‑1)上,每个挡块a(10‑3)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一对螺栓孔a(10‑8);所述定位盘a(10‑1)的盘面上还开设有四个通孔a(10‑5),四个通孔a(10‑5)被四个挡块a(10‑3)间隔开分别相应位于四个齿轮容纳室a(10‑4)中;所述定位盘a(10‑1)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四个挡块b(10‑6),四个挡块b(10‑6)均匀分布在定位盘a(10‑1)上,四个挡块b(10‑6)将定位盘a(10‑1)另一侧的盘面空间隔成四个齿轮容纳室b(10‑7);每个挡块b(10‑6)的一端端面垂直连接在定位盘a(10‑1)上,每个挡块b(10‑6)的另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对螺栓孔b;所述齿轮托架A(10)还包括环形定位盘b(10‑2),定位盘b(10‑2)上开设有四对螺栓孔c(10‑9),每对螺栓孔c(10‑9)与每对螺栓孔a(10‑8)的位置一一对应;四对螺栓a分别依次穿过四对螺栓孔c(10‑9)和四对螺栓孔a(10‑8)将定位盘b(10‑2)连接在挡块a(10‑3)上;所述定位架(11)上开设有四对螺栓孔d(11‑1),每对螺栓孔d(11‑1)与每对所述螺栓孔b的位置一一对应;四对螺栓b分别依次穿过四对螺栓孔d(11‑1)和四对所述螺栓孔b将定位架(11)连接在挡块b(10‑6)上;定位架(11)上还开设有四个通孔b(11‑2),四个通孔b(11‑2)分别与四个齿轮容纳室b(10‑7)相对应;所述齿轮托架B(12)包括定位盘c(12‑1),定位盘c(12‑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四个挡块c(12‑3),四个挡块c(12‑3)均匀分布在定位盘c(12‑1)上,四个挡块c(12‑3)将定位盘c(12‑1)一侧的盘面空间隔成四个齿轮容纳室c(12‑4),每个挡块c(12‑3)的一端面垂直连接在定位盘c(12‑1)上,每个挡块c(12‑3)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四个螺栓孔e(12‑5);所述定位架(11)上还开设有四对螺栓孔g(11‑3),每对螺栓孔g(11‑3)和每对螺栓孔e(12‑5)一一对应,四对螺栓c分别依次穿过四对螺栓孔g(11‑3)和四对螺栓孔e(12‑5)将定位架(11)与挡块c(12‑3)进行连接;定位盘c(12‑1)的盘面上还开设有四个通孔c(12‑6),四个通孔c(12‑6)被四个挡块c(12‑3)间隔开分别位于四个齿轮容纳室c(12‑4)中;定位盘c(12‑1)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四个挡块d(12‑7),四个挡块d(12‑7)均匀分布在定位盘c(12‑1)上,四个挡块d(12‑7)将定位盘c(12‑1)另一侧的盘面空间隔成四个齿轮容纳室d(12‑8);每个所述挡块d(12‑7)的一端端面垂直连接在定位盘c(12‑1)上,每个挡块d(12‑7)的另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对螺栓孔f;所述齿轮托架B(12)还包括环形定位盘d(12‑2),定位盘d(12‑2)上开设有四对螺栓孔h(12‑9),每对螺栓孔h(12‑9)和每对所述螺栓孔f的位置一一对应;四对螺栓d分别依次穿过四对螺栓孔h(12‑9)和四对所述螺栓孔f将定位盘d(12‑2)连接在挡块d(12‑7)上;定位盘d(12‑2)上还设有四个通孔d(12‑10),四个通孔d(12‑10)与四个齿轮容纳室d(12‑8)的位置相对应;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系A(6)包括四个行星齿轮a(6‑3),四个行星齿轮a(6‑3)分别相应位于四个齿轮容纳室a(10‑4)中,每个行星齿轮a(6‑3)中心处设有轴承a(6‑1),轴承a(6‑1)中套接有枢杆a(6‑2),枢杆a(6‑2)套接在所述通孔a(10‑5)中,四个行星齿轮a(6‑3)同时与太阳齿轮(15)啮合;所述环形齿轮A(2)包括环形壳体a(2‑1),环形壳体a(2‑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齿圈a(2‑2),四个行星齿轮a(6‑3)均被套在环形壳体a(2‑1)的内部并与环形壳体a(2‑1)上的内齿圈a(2‑2)啮合,环形壳体a(2‑1)的两端边缘处还分别加工有与定位盘a(10‑1)、定位盘b(10‑2)配合的定位槽a(2‑3);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系B(7)包括四个行星齿轮b(7‑1),四个行星齿轮b(7‑1)分别相应位于四个所述齿轮容纳室b(10‑7)中,每个行星齿轮b(7‑1)中心处设有轴承b(7‑2),轴承b(7‑2)中套接有枢杆b(7‑3),枢杆b(7‑3)套接在通孔b(11‑2)中,四个行星齿轮b(7‑1)同时与太阳齿轮(15)啮合;所述环形齿轮B(3)包括环形壳体b(3‑1),环形壳体b(3‑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齿圈b(3‑2),四个行星齿轮b(7‑1)均被套在环形壳体b(3‑1)的内部并与环形壳体b(3‑1)上的内齿圈b(3‑2)啮合,环形壳体b(3‑1)的两端边缘处还分别加工有与定位盘a(10‑1)、定位架(11)配合的定位槽b(3‑3);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系C(8)包括四个行星齿轮c(8‑3),四个行星齿轮c(8‑3)分别相应位于四个齿轮容纳室c(12‑4)中,每个行星齿轮c(8‑3)中心处设有轴承c(8‑2),轴承c(8‑2)中套接有枢杆c(8‑1),枢杆c(8‑1)套接在所述通孔c(12‑6)中,四个行星齿轮c(8‑3)同时与太阳齿轮(15)啮合;所述环形齿轮C(4)包括环形壳体c(4‑1),环形壳体c(4‑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齿圈c(4‑2),四个行星齿轮c(8‑3)均被套在环形壳体c(4‑1)的内部并与环形壳体c(4‑1)上的内齿圈c(4‑2)啮合,环形壳体c(4‑1)的两端边缘处还分别加工有与定位架(11)、定位盘c(12‑1)配合的定位槽c(4‑3);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系D(9)包括四个行星齿轮d(9‑1),四个行星齿轮d(9‑1)分别相应位于四个齿轮容纳室d(12‑8)中,每个行星齿轮d(9‑1)中心处设有轴承d(9‑3),轴承d(9‑3)中套接有枢杆d(9‑2),枢杆d(9‑2)套接在通孔d(12‑10)中,四个行星齿轮d(9‑1)同时与太阳齿轮(15)啮合;所述环形齿轮D(5)包括环形壳体d(5‑1),环形壳体d(5‑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齿圈d(5‑2 ),四个行星齿轮d(9‑1)均被套在环形壳体d(5‑1)的内部并与环形壳体d(5‑1)上的内齿圈d(5‑2)啮合,环形壳体d(5‑1)的两端边缘处还分别加工有与定位盘c(12‑1)、定位盘d(12‑2)配合的定位槽d(5‑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6520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