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早拆组装式塑料模壳施工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72378.0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6150080A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发明(设计)人: 张栋;王建涛;黄伟;李孟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G11/40 分类号: E04G11/40;E04G11/48;B28C5/00;C04B28/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拆组装式塑料模壳施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一)测量放线;(二)搭设满堂脚手架;(三)搭设模壳下水平钢管及木方;(四)模壳安放、密肋梁底模安装;(五)钢筋绑扎、水电预埋;(六)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七)模壳拆除。本发明的工艺提前拆模,周转频率高,是传统模壳的3倍以上,大幅度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不需喷刷脱模剂,减少施工环节,拆模时可以将侧壁和顶板分开拆模,拆模速度大大加快,模壳损耗可忽略不计,降低了损耗成本。
搜索关键词: 组装 塑料模 施工工艺
【主权项】:
早拆组装式塑料模壳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一)测量放线在地面上测设轴线,放出密肋楼板主肋及次肋的中心线;在楼板上做出标识,以备复合轴线及安装模壳吊线使用;(二)搭设满堂脚手架(1)、满堂脚手架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立柱一般以模壳尺寸为间距;每个模壳下保证有1-2根立杆直接承重;立柱计算高度:楼面标高‑楼板密肋梁高度‑模壳厚度;(2)、根据施工方案安放立柱和支撑系统;正式安装前要先按平面布置图弹好线,保障立柱点间距准确,经验线无误后方可正式安装;(3)、立杆应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底面上,为避免不均匀沉降,支柱下垫50mm厚的通长脚手板;支柱要垂直,避免偏心应力;(4)、安装从一端依次向其它方向展开;安装时先立立杆,再拉纵横水平杆;拉线找平、起拱同时进行;起拱按设计执行,无设计时按规范1‰—3‰执行;剪刀撑、扫地杆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设置;(三)搭设模壳下水平钢管及木方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搭设一层水平钢管,保证模壳长边方向下有2‑3根水平钢管支撑,此层水平钢管主要保证上部木枋铺设平整度和提高模壳底部承重能力;钢管间距400-600mm,水平搭设高度=楼面标高-楼板密肋梁高度-模壳厚度-木枋高度;钢管搭设平整度误差不大于10mm;铺设的木枋采用50×100mm的长木枋,木枋规格尺寸误差不大于2mm,木枋一般采用平放;木枋按一个方向通长铺设,接头相互错开;木枋采用14#铁丝绑扎于其下水平钢管支撑上;木枋间距200‑300mm;对宽度较小的次肋梁,用2根木枋并排铺放;(四)模壳安放、密肋梁底模安装(1)安装模壳前先将地面测设的轴线、主肋及次肋中心线引至施工面;(2)模壳铺设应带线施工;一个柱网格内应由中间向两端排放模壳,不能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出现两端肋不等的现象;(3)模壳主肋塞缝应在模壳铺设前根据轴线先行铺设于木枋上;次肋塞缝随模壳一起施工或模壳铺设前或铺设后施工;不够模数或不能支设模板的地方可采用竹胶板代替;(4)模壳间主、次肋间隙采用模板塞缝;模板设缝宽度=主、次肋宽度-模壳边缘宽度-5mm;模壳设缝高度为模壳厚度;一般模壳厚度30mm,可采用15mm厚模板双层钉制而成;(五)钢筋绑扎、水电预埋密肋梁板结构主、次肋高度为300‑600mm,因此主、次肋钢筋绑扎在模壳铺设完毕后进行;水电预埋穿楼板线管须布置在密肋楼板主、次肋底模处,从而避免损坏模壳;(六)浇筑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成分:水泥100份,水50‑80份,粉煤灰10‑18份,磨细矿渣15‑25份,石英砂5‑16份,丙烯酸异癸酯8‑14份,丙烯酸正丙酯9‑17份,三硬脂酸甘油酯6‑13份,聚羧酸减水剂5‑10份;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先将水泥、水、粉煤灰、磨细矿渣和一半重量份数的减水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2)将石英砂、丙烯酸异癸酯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组分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3)将丙烯酸正丙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和一半重量份数的减水剂加入步骤(2)得到的混合组分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即得高强度混凝土;(1)浇筑砼时不要集中下料,以免模壳因受过大冲击力而破损;混凝土的浇筑应防止模壳的“爬模”现象,要求浇捣方面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梁用插入式振捣器,板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2)浇筑混凝土采用二次抹光,克服混凝土终凝前的收缩;终凝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浇水养护;(七)模壳拆除(1)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拆模壳;主肋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5%方拆除支柱;主肋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2)模壳拆除顺序:先拆除模壳-→拆除模壳下面水平支撑钢管-→拆除木枋-→拆除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拆除模壳应沿一个方向,每个柱间逐次拆除;严禁从中间部分开始两边拆除;(3)拆除模壳时,可通过预留快拆缝隙中拆除模壳内壁的螺帽和角钢,从而拆除模壳的侧壁和顶盖,应先拆侧壁后拆顶盖,将拆除的模壳分片取下;拆除模壳时,模壳下方铺设脚手板或挂安全网,以免模壳翘落时从高空坠落摔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23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