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水堆节块法控制棒尖齿效应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73612.1 申请日: 2016-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6126932B 公开(公告)日: 2018-07-03
发明(设计)人: 李云召;靳颖;吴宏春;郑友琦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何会侠
地址: 710049***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压水堆节块方法控制棒尖齿效应的处理方法,1、采用体积权重的方法获得部分插入节块初始的均匀化截面,2、进行三维堆芯计算,获得含有部分插入节块的组件的横向泄漏,并将横向泄漏转化为伪吸收截面,3、对含有部分插入节块的组件进行轴向的细网划分,节块边界处则应与节块的交界面重合,4、获得部分插入节块的轴向通量分布后,通过通量体积权重即获得部分插入节块的均匀化截面,5、将获得的均匀化截面传递给三维堆芯计算程序,即获得较为精确的控制棒微分价值,从而基本消除控制棒尖齿效应;本发明无需对原程序进行改动,通用性较强,计算精度大幅度的提升。
搜索关键词: 节块 控制棒 均匀化 尖齿 横向泄漏 堆芯 权重 通量 轴向 三维 计算程序 吸收截面 边界处 交界面 原程序 重合 细网 传递 转化
【主权项】:
1.一种压水堆节块方法控制棒尖齿效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体积权重的方法获得部分插入节块初始的均匀化截面,其计算如公式(1)所示:式中:∑hom‑‑‑部分插入节块的均匀化截面;∑R‑‑‑部分插入节块含有控制棒部分的截面;∑NR‑‑‑部分插入节块不含控制棒部分的截面;V‑‑‑部分插入节块的体积;VR‑‑‑部分插入节块含有控制棒部分的体积;VNR‑‑‑部分插入节块不含控制棒部分的体积;步骤2:进行三维堆芯计算,获得含有部分插入节块的组件的横向泄漏,并将横向泄漏转化为伪吸收截面,其表达式如公式(2)所示:∑'a(z)=L(z)/φ(z)      公式(2)式中:∑'a(z)‑‑‑横向泄漏转化来的伪吸收截面;L(z)‑‑‑三维堆芯计算获得的x、y方向的横向泄漏;φ(z)‑‑‑三维堆芯计算获得的通量;z‑‑‑轴向位置;步骤3:对含有部分插入节块的组件进行轴向的细网划分,在节块内根据控制棒的步长每个网格划分为0.5cm‑1.6cm,节块边界处则应与节块的交界面重合;在进行一维细网差分计算的总截面与吸收截面中应加入步骤2计算所得的伪吸收截面,此时一维细网差分计算的方程如公式(3)所示:式中:D'g‑‑‑修正后的扩散系数;‑‑通量密度;∑'r‑‑‑修正后的移出截面;∑s,g'→g‑‑‑散射截面;χg‑‑‑裂变能谱;keff‑‑‑有效增殖因数;ν∑f‑‑‑中子产生截面;g‑‑‑能群号;z‑‑‑轴向位置;步骤4:通过公式(3)的计算即获得部分插入节块的轴向细网通量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通量体积权重即获得部分插入节块的均匀化截面,计算表达式如式(4)所示:式中:∑hom‑‑‑部分插入节块的均匀化截面;∑R,i‑‑‑部分插入节块含有控制棒部分的截面;∑NR,j‑‑‑部分插入节块不含控制棒部分的截面;Vi‑‑‑部分插入节块含有控制棒部分细网的体积;Vj‑‑‑部分插入节块不含控制棒部分细网的体积;φi‑‑‑部分插入节块含有控制棒部分细网的通量;φj‑‑‑部分插入节块不含控制棒部分细网的通量;步骤5:将获得的均匀化截面传递给三维堆芯计算程序,即获得精确的控制棒微分价值,从而消除控制棒尖齿效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361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