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褶皱硼碳氮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3666.6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楚增勇;蒋振华;谭银龙;李公义;胡天娇;唐云;李义和;李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张慧;赵静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表面褶皱硼碳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反应炉中,反应炉抽真空、置换氮气;然后通入三氯化硼气体,或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升温;(2)保温;并交替通入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3)升温;(4)将体系降温至室温,即得。本发明所得具有褶皱状表面的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并且与水有较高的接触角,它通过纤维表面的环节结构增强与基体之间的咬合,会大大改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除此,具有这种结构表面的纤维在调控表面润湿性、制造微流控器件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褶皱 硼碳氮 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褶皱硼碳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反应炉中,反应炉抽真空、置换氮气,反复至少三次;然后通入三氯化硼气体,或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同时将体系从室温升温至100℃~500℃;(2)在温度为100℃~500℃下保温0.1小时~5小时;并在保温的过程中,交替通入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即:先通入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再通入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交替时间为5分钟~150分钟,交替次数为2~12次;(3)持续通入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将体系继续升温至180℃~1800℃并保温0.1小时~5小时;(4)将体系降温至室温,即可得到具有褶皱状表面的硼碳氮纤维;步骤(1)中,所述三氯化硼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三氯化硼体积含量为40%~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8366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压力的数控真空回潮机
- 下一篇:显示屏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