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5156.2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谢天寿;孙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市惠澳大道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化工区土壤的污染指标;深耕,将地表下方不少于30cm的泥土翻起,疏松土壤,浇水淋湿;按30~50ppm/m2的用量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到土壤中;向土壤投放陆生无脊椎动物;在土壤上种植植物;检测化工区土壤的污染指标;间隔30~60天,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土壤土质符合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使土壤恢复生物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善土壤土质和恢复土壤自净能力,有效的消除污染现象。本方法是对自然界自我恢复能力、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同时还具有运行成本低和治污效果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土壤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化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化工区土壤的污染指标;(2)深耕,将地表下方不少于30cm的泥土翻起,疏松土壤,浇水淋湿;(3)按30~50ppm/m2的用量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到土壤中;(4)向土壤投放陆生无脊椎动物;(5)在土壤上种植植物;(6)检测化工区土壤的污染指标;(7)间隔30~60天,重复(2)~(6)步骤,直至土壤土质符合要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光合细菌、鼻疽诺卡氏菌、珊瑚诺卡氏菌、弗氏柠檬酸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硝化菌和生物酶制剂;所述陆生无脊椎动物包括蚯蚓、蚂蚁、蜈蚣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8515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