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瓦斯吸附与解吸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8704.7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宏;周福宝;叶高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自动瓦斯吸附与解吸系统及工艺,气源(1)通过管路经自动阀门调节与接有电子压力表的四个吸附罐分别相连,真空泵(12)经管路与吸附罐相连,自动阀门、智能流量计、电子压力表、温度调节器与真空泵通过线路与中央控制器(29)连接,触控屏(30)连接中央控制器。本发明通过触控屏与中央控制器控制各自动阀门、智能流量计、电子压力表、温度调节器与真空泵的开闭实现瓦斯吸附与解吸实验的全自动化及实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该系统及工艺测定精度高,能够同时进行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不同试样的实验,能实现一键式操作,且工艺简便,可大幅提高瓦斯吸附与解吸的实验效率,且实验数据准确,降低实验数据偏差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瓦斯 吸附 解吸 系统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瓦斯吸附与解吸系统,包括气源(1),气源(1)通过管路Ⅰ(4)与针型阀(2)的一端连接,针型阀(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Ⅰ(4)连接真空泵(12),其特征在于,在针型阀(2)与真空泵(12)连接的管路Ⅰ(4)依次装有自动阀门Ⅰ(3)、管路Ⅱ(32)、管路Ⅲ(33)、管路Ⅳ(34)、电子压力表Ⅰ(9)、管路Ⅴ(35)、自动阀门Ⅲ(11),在与管路Ⅰ(4)相连的管路上安装自动阀门Ⅱ(6);管路Ⅱ(32)依次装有智能流量计Ⅰ(13)、自动阀门Ⅳ(14)、电子压力表Ⅱ(15)后与吸附罐Ⅰ(5)连通,吸附罐Ⅰ(5)设置在温度调节器Ⅰ(25)中;管路Ⅲ(33)依次装有智能流量计Ⅱ(16)、自动阀门Ⅴ(17)、电子压力表Ⅲ(18)后与吸附罐Ⅱ(7)连通,吸附罐Ⅱ(7)设置在温度调节器Ⅱ(26)中;管路Ⅳ(34)依次装有智能流量计Ⅲ(19)、自动阀门Ⅵ(20)、电子压力表Ⅳ(21)后与吸附罐Ⅲ(8)连通,吸附罐Ⅲ(8)设置在温度调节器Ⅲ(27)中;管路Ⅴ(35)依次装有智能流量计Ⅳ(22)、自动阀门Ⅶ(23)、电子压力表Ⅴ(24)后与吸附罐Ⅳ(10)连通,吸附罐Ⅳ(10)设置在温度调节器Ⅳ(28)中;真空泵(12)通过线路Ⅰ(31)分别连接针型阀(2)、线路Ⅱ(36)的一端、线路Ⅲ(37)的一端、线路Ⅳ(38)的一端、线路Ⅴ(39)的一端、线路Ⅵ(40)的一端、线路Ⅶ(41)的一端、中央控制器(29)的一端;线路Ⅱ(3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自动阀门Ⅰ(3)、自动阀门Ⅳ(14)、温度调节器Ⅰ(25);线路Ⅲ(3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自动阀门Ⅴ(17)、温度调节器Ⅱ(26);线路Ⅳ(3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自动阀门Ⅵ(20)、温度调节器Ⅲ(27);线路Ⅴ(3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自动阀门Ⅶ(23)、温度调节器Ⅳ(28);线路Ⅵ(4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自动阀门Ⅲ(11)、电子压力表Ⅰ(9)、自动阀门Ⅱ(6);线路Ⅶ(41)的另一端连接针型阀(2);中央控制器(29)的另一端连接触控屏(30);智能流量计Ⅰ(13)通过线路Ⅷ(42)与电子压力表Ⅱ(15)连接,智能流量计Ⅱ(16)通过线路Ⅸ(43)与电子压力表Ⅲ(18)连接,智能流量计Ⅲ(19)通过线路Ⅹ(44)与电子压力表Ⅳ(21)连接,智能流量计Ⅳ(22)通过线路Ⅺ(45)与电子压力表Ⅴ(2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887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