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油除砂旋流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4309.X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6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蒋明虎;邢雷;赵立新;李枫;刘彩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8;B04C5/103;B04C5/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脱油除砂旋流分离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固‑液‑液三相介质两次分离的高效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砂外壳内置有上封板、双切向入口盘、入口定位腔、一级柱形缓冲段、变径排油通管、一级锥形分离段、分砂管、二级螺旋式入口槽、二级柱形缓冲段、二级锥形分离段、二级变径增压管以及导砂基座;变径排油通管上楔入方向根据切向入口方向确定,变径排油通管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内部设有增压内管;上封板与双切向入口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入口定位腔内;一级柱形缓冲段与入口定位腔连接,下方与一级锥形分离段与分砂管相连接,共同构成一级分离段,分砂管与二级油水分离段相连接,沉砂外壳与二级油水分离段共同形成沉砂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砂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脱油除砂旋流分离装置,具有沉砂外壳、介质总入口、油相出口、砂相出口以及水相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砂外壳内从上到下分别置有上封板、双切向入口盘、入口定位腔、一级柱形缓冲段、变径排油通管、一级锥形分离段、分砂管、二级螺旋式入口槽、二级柱形缓冲段、二级锥形分离段、二级变径增压管以及导砂基座;其中变径排油通管上具有楔形分油口、卡位螺纹及定心螺纹,所述楔形分油口的楔入方向根据切向入口方向确定,以使得该楔入方向与内旋流方向一致,所述变径排油通管上端内径较大下端内径较小,内部设有一增压内管,所述卡位螺纹的作用在于与上封板连接以此实现对变径排油通管的定位;上封板与变径排油通管通过封板定位螺纹与卡位螺纹进行紧固连接,同时上封板与双切向入口盘通过螺栓共同固定在入口定位腔内;一级柱形缓冲段与入口定位腔螺栓连接,一级柱形缓冲段的下方依次与一级锥形分离段与分砂管相连接,共同构成一级分离段;其中,分砂管具有楔形分砂口,以此进行砂相分离,所述分砂口的楔入方向与旋流腔内处理液外旋流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分砂管与二级油水分离段相连接,其中,二级螺旋式入口槽通过变径排油管底端的定心螺纹实现定位连接,并共同置于装置整体的轴心位置;二级油水分离段中的密封螺纹被用来固定导砂基座以同时保证装置底部的密封性;所述沉砂外壳与二级油水分离段共同形成沉砂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430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