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罐体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9480.X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侯华兴;林田子;杨颖;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18;C22C38/12;C22C38/32;C22C38/14;C22C38/06;C21D8/02;C21D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罐体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7%~0.25%、Si:0.4%~0.6%、Mn:1.20%~1.40%、Cr:0.5~0.8%、Nb:0.02%~0.04%、B:0.0010%~0.0022%、Ti:0.025%~0.04%、Als:0.025%~0.045%,且Ti/N≥3.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堆垛缓冷、带温清理、板坯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检验,本发明钢板屈服强度大于700MPa,表面硬度大于300HB,采用热轧平板生产,板型优良,残余应力低,性能均匀,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体用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罐体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7%~0.25%、Si:0.4%~~0.6%、Mn:1.20%~1.40%、Cr:0.5~0.8%、Nb:0.02%~0.04%、B:0.0010%~0.0022%、Ti:0.025%~0.04%、Als:0.025%~0.045%,钢中的杂质元素控制:P≤0.015%,S≤0.005%,[N]≤0.0060%,[O]≤0.0020%,且Ti/N≥3.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堆垛缓冷—带温清理—板坯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检验,(1)冶炼:进行铁水预处理,采用转炉冶炼,通过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进行精炼处理,并进行微合金化,控制钢中杂质含量在成分设计范围;精炼时要控制钢水[N]≤0.0060%,[O]≤0.0020%,加Ti微合金化,同时要控制钢中的Ti/N大于等于3.4,保证钢中硼的含量在0.0010%~0.0020%;(2)轧制:根据成品厚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板坯厚度和轧制工艺:(a)对于成品厚度4~8mm,采用板坯厚度为60~90mm;在钢坯上表面放置1块60~90mm厚度较薄钢坯,二块钢坯加热后一起出炉,出炉后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分离,轧前加热温度1200℃~1250℃,加热时间1~1.5分钟/mm,轧制4~8mm钢板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1100℃,目标终轧温度控制在730~780℃;(b)对于成品厚度大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采用的板坯厚度为135~200mm;轧前加热温度1200℃~1250℃,加热时间1~1.5分钟/mm,轧制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第一阶段轧制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1100℃;第二阶段轧制开始温度控制在小于等于930℃;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50℃,控轧后水冷,钢板入水温度为750~790℃,冷却速度10℃/S~20℃/S,返红温度为550~6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948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