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三维微波多芯片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9834.0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志;王绍东;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3/552;H01L2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微波多芯片组件结构,涉及微波微电子封装领域。自下而上包括底层硅片、MMIC芯片、顶层硅片、ASIC芯片;底层硅片上腐蚀有芯片安装槽,并在表面电镀第一金属层,MMIC芯片通过导电胶层粘结在芯片安装槽底部,在MMIC芯片的上表面与底层硅片的上表面上依次生长有密封保护层、第二金属层、第一阻焊层,顶层硅片底部与底层硅片的芯片安装槽对应位置腐蚀有底部凹槽,底层硅片和顶层硅片对应位置均刻蚀有焊球凸点电极,顶层硅片的第三阻焊层刻蚀有金属电极,ASIC芯片焊接在顶层硅片的金属电极上。通过采用硅腔结构和苯并环丁烯二次布线,以圆片级方式完成三维微波多芯片组件的工艺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维 微波 芯片 组件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三维微波多芯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底层硅片(1)、MMIC芯片(2)、顶层硅片(4)、ASIC芯片(6);所述底层硅片(1)上腐蚀有芯片安装槽,并在表面电镀第一金属层(11),MMIC芯片(2)通过导电胶层(10)粘结在芯片安装槽底部,且MMIC芯片(2)的上表面与底层硅片(1)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在MMIC芯片(2)的上表面与底层硅片(1)的上表面上依次生长有密封保护层(9)、第二金属层(8)、第一阻焊层(7),所述顶层硅片(4)底部与底层硅片(1)的芯片安装槽对应位置腐蚀有底部凹槽(16),所述顶层硅片(4)下表面依次生长有第三金属层(12)、第二阻焊层(13);顶层硅片(4)上表面依次生长有第四金属层(14)、第三阻焊层(15);所述顶层硅片(4)内刻蚀有连通第四金属层(14)和第三金属层(12)的硅通孔(5),所述底层硅片(1)和顶层硅片(4)对应位置均刻蚀有焊球凸点电极(3),并通过焊料将底层硅片(1)和顶层硅片(4)对应位置的焊球凸点电极(3)焊接连接;所述顶层硅片(4)和所述焊球凸点电极(3)围成能够对所述MMIC芯片(2)进行单独电磁屏蔽的微腔,所述顶层硅片(4)的第三阻焊层(15)刻蚀有金属电极(17),ASIC芯片(6)焊接在顶层硅片(4)的金属电极(17)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98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