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牧草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02198.2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5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务川自治县春祥草地生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564399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牧草种植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山地牧草种植方法,将山地分为山底的肥沃区、山腰的适中区和山顶的贫瘠区;肥沃区与适中区的土壤下方铺设有盲沟,盲沟从适中区延伸至肥沃区的底端,盲沟埋入地面2‑3米,间距4‑6米;肥沃区的底端建有蓄水池,蓄水池与盲沟间连接有管道;蓄水池连接有抽水机,抽水机连接有水管,水管铺设在山地上;肥沃区种植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适中区采用暖季型多年生菊科牧草和冷季型多年生豆科牧草混种,贫瘠区种植多年生水保牧草。通过设置盲沟与水管,实现了对山地土壤水分含量的有效控制,避免了牧草枯死和淹水的情况发生;同时对不同土壤层进行合理的种植,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了牧草的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牧草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山地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山地分为山底的肥沃区、山腰的适中区和山顶的贫瘠区;肥沃区与适中区的土壤下方铺设有盲沟,盲沟从适中区延伸至肥沃区的底端,盲沟埋入地面2‑3米,间距4‑6米;所述肥沃区的底端建有蓄水池,蓄水池与盲沟间连接有管道;蓄水池连接有抽水机,抽水机连接有水管,水管铺设在山地上;所述肥沃区种植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所述适中区采用暖季型多年生菊科牧草和冷季型多年生豆科牧草混种,所述贫瘠区种植多年生水保牧草;(2)、肥沃区牧草的种植:a、于4月上旬对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草种进行晒种处理,之后使用消毒药水进行浸种处理,捞出草种,将草种铺洒在泥沙上并用湿布覆盖,直至大部分草种开始破口发芽;b、翻耕:于4月上旬对肥沃区进行深耕,耙地,耱地,压地,施肥;c、春播:将破口发芽的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草种以行距20‑25厘米、亩播3‑5kg的方式行播在翻耕后的土地上;d、生草后的管理;(3)、适中区牧草的种植:a、于6月上旬对暖季型多年生菊科牧草的草种进行晒种处理,之后使用消毒药水进行浸种处理,捞出草种,将草种铺洒在泥沙上并用湿布覆盖,直至大部分草种开始破口发芽;b、翻耕:于6月上旬对适中区进行深耕,耙地,耱地,压地,施肥;c、夏播:将破口发芽的暖季型多年生菊科牧草草种按照每亩地2‑4kg的用量播撒在翻耕后的土地上;d、于9月下旬对冷季型多年生豆科牧草的草种进行晒种处理,之后使用消毒药水进行浸种处理,捞出草种,将草种铺洒在泥沙上并用湿布覆盖,直至大部分草种开始破口发芽;并将破口发芽的草种按照每亩地0.6‑1.0kg的用量播撒在适中区的土地上;e、生草后的管理;(4)、贫瘠区牧草的种植:a、于9月上旬对多年生水保牧草草种进行晒种处理,之后使用消毒药水进行浸种处理,捞出草种,将草种铺洒在泥沙上并用湿布覆盖,直至大部分草种开始破口发芽;b、翻耕:于9月上旬对贫瘠区进行深耕,耙地,耱地,压地,施肥;c、秋播:将破口发芽的多年生水保牧草草种按照每亩地0.6‑1.5kg的用量播撒在翻耕后的土地上;d、生草后的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务川自治县春祥草地生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务川自治县春祥草地生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21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