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氮功能化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2942.9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5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童金辉;马江平;王文慧;李卿;刘方方;马文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氮功能化碳材料的制备,是在有机溶剂中,将聚吡咯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通过物理搅拌方式混合后,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碳化而得。制备的碳材料样品为碳纳米管负载的片状碳化物,纳米管的直径约为70 nm左右,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负载量为10%~70%。氧还原性能测试表明,该氮功能化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下的氧还原性能优于商业Pt/C,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甲醇毒化能力,循环10000圈后还原能力没有明显降低。另外,该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没有使用任何贵金属,是一种有望代替商业Pt/C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金属 有机 框架 化合物 功能 材料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负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氮功能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有机溶剂中,将聚吡咯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通过物理搅拌方式混合后,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碳化而得;其具体制备工艺为:将聚吡咯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物理搅拌3~8h,于50~100℃下真空干燥,研磨;然后在氮气气氛中,于600~1000℃碳化1~4h,即得负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氮功能化碳材料;聚吡咯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1~1:0.7;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将铁、钴、镍的硝酸盐或氯化物与对苯二甲酸加入到DMF中,超声混合均匀后,于110℃~160℃下反应20~24小时,滤出固体得粗产物,用无水乙醇回流洗涤,滤出产物,在50~100℃烘箱中烘干,即得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29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纽扣电池自动压合装置
- 下一篇:脚踏板顺反旋转驱动的自行车的立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