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4300.2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4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政;陈建平;金心怡;郝志龙;张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及方法,包括综合做青机、控制模块;所述综合做青机包括小型同步摇青机、加热装置、吹风装置;所述同步摇青机设置于一电子秤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RGB参数采集模块、所述电子秤;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湿度,所述电子秤用以采集茶青的减重率;所述控制模块嵌入有工艺数据库与专家数据库。本发明引入模糊控制,能够节省劳动力,并且控制精准,提高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茶 智能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做青机、控制模块;所述综合做青机包括小型同步摇青机、加热装置、吹风装置;所述同步摇青机设置于一电子秤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RGB参数采集模块、所述电子秤;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湿度,所述电子秤用以采集茶青的减重率;所述控制模块嵌入有工艺数据库与专家数据库;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实时采集和显示做青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热风温度、茶青的减重率:步骤S2: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步骤S1采集的数据采用模糊控制与专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输出变量首摇时间与吹风时间;步骤S3:所述小型同步摇青机、吹风装置根据步骤S2中输出的首摇时间与吹风时间,进行摇、吹动作,同时加热装置根据设定的加热设置进行加热操作;步骤S4:判断所述茶青的减重率是否达到68%,若是,则将萎凋叶输送到下一道工序并按照乌龙茶工艺流程继续加工制成毛茶;若否,则返回步骤S1;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由触摸屏控制的PLC、设置于综合做青机上的电控箱;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设首摇时间为U1,吹风时间为U2,温度为T,相对湿度为RH,茶青的减重率为W,则通过模糊控制得到;U1=0.45*T+0.2*RH+0.35*WU2=0.45*T+0.2*RH+0.35*W其中,对于温度T:对应的论域为{NB,NM,NS,0,PS,PM,PB},温度20‑30;对应U1系数为(1.67,1.5,1.25,1, 0.75,0.5,0.3),首摇标准6分钟;对应U2系数为(1.33,1.2, 1.1,1, 0.9,0.8,0.67),吹风标准45分钟;对于相对湿度为RH:湿度语言值为{低,中低,略低,标准,略高,中高,高};对应的论域为{NB,NM,NS,0,PS,PM,PB};对应U1系数为(0.3,0.5,0.75,1,1.25,1.5,1.67),首摇标准6分钟;对应U2系数为(0.67, 0.8,0.9,1,1.1,1.2,1.33),吹风标准45分钟;对于茶青的减重率为W:青叶含水率语言值为{低,中低,略低,标准,略高,中高,高};相对应的论域为 {NB,NM,NS,0,PS,PM,PB};对应U1系数为(1.67,1.5,1.25,1,0.75,0.5,0.3),首摇标准6分钟;对应U2系数为(1.33,1.2,1.1,1, 0.9,0.8,0.67),吹风标准45分钟;其中首摇标准与吹风标准的时间均取自专家数据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43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