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e辅助掺杂技术的高亮度紫外LED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08853.5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汤子康;陈安琪;朱海;桂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14;H01L3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e辅助掺杂技术的高亮度紫外发光LED及其制备方法。该高亮度紫外LED包括:生长衬底、衬底上先沉积缓冲层,接着生长n型薄膜层,在n型薄膜层上生长有源发光层,最后生长p型薄膜层;n型薄膜层上制作有金属电极的负极,p型薄膜层上生长有金属电极的正极。本发明通过引入与氮结合力强的铍原子(Be),实现受主氮原子在氧化锌中的高效、稳定掺杂。从而实现稳定可重复的p型氧化锌,并将其应用在同质p‑i‑n型二极管中以实现高效、高亮度的紫外电致发光。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e 辅助 掺杂 技术 亮度 紫外 led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Be辅助掺杂技术的高亮度紫外LED,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长衬底、衬底上先沉积缓冲层,接着生长n型薄膜层,在n型薄膜层上生长有源发光层,最后生长p型薄膜层;n型薄膜层上制作有金属电极的负极,p型薄膜层上生长有金属电极的正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88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草风味蛋黄果硬糖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菌粉自动分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