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器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0321.5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昕;张涛;金顶寿;俆匀匀;闵畅;廖震;马江;杨全涛;赵卓;赵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浩昕;张涛;金顶寿;俆匀匀;闵畅;廖震;马江;杨全涛;赵卓;赵进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48;H01Q15/24;C04B3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谐振器天线,其具有:介质基板、介质谐振器以及在所述介质谐振器的馈电结构,所述介质谐振器为长方体介质谐振器,介质基板包括第一介质块以及第二介质块,第一介质块与所述第二介质块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介质块形成于该第一介质块的正面上。所述介质基板具有摩尔百分比60%~66%的二氧化钛、8%~15%的三氧化二铝、5%~10%的三氧化二硼、3~10%的氧化镁、4%~9%的氧化钙、0.5~5%的氧化锶、2~8%的氧化钡、2~8.5%的氧化钠、3~8%的氧化钾、2~6%的氧化锂、0~5%的氧化钛和0~5%的氧化锆,其中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和氧化钡的含量的合计为10%~20%;氧化钠、氧化锂和氧化钾的含量的合计为1%~1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器 天线 | ||
【主权项】:
一种谐振器天线,其具有:介质基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介质谐振器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器的馈电结构;其中,所述介质谐振器为长方体介质谐振器,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馈电单元及第二馈电单元,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及第二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体介质谐振器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馈电单元与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单元与第二馈电端口电连接,当所述第一馈电端口为工作端口时产生或接收一个线极化波;当所述第二馈电端口为工作端口时产生或接收另一个线极化波,在所述第一馈电端口馈电产生的或者由所述第一馈电端口接收的线极化波与由所述第二馈电端口馈电产生的或在所述第二馈电端口接收的线极化波的极化方向正交;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包括第一金属带线,所述第二馈电单元包括第二金属带线,所述第一金属带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带线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关于所在的侧面垂直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馈电单元还包括第一探针,所述第二馈电单元还包括第二探针,所述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的型号一致,所述第一探针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带线的中部,所述第二探针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带线的中部;所述第一金属带线的下端与其所在侧面的底边齐平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带线与其所在侧面的底边齐平设置;所述介质基板的远离所述长方体介质谐振器的一侧为金属层,该金属层作为所述双极化谐振器天线的反射地和所述第一及第二馈电端口的接地端;所述第一探针及第二探针沿所述介质基板方向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介质基板设置有分别供所述延伸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馈电端口及第二馈电端口的通孔;所述金属层的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孔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圆孔,所述圆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一馈电端口与第二馈电端口的信号与地的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具有摩尔百分比60%~66%的二氧化钛、8%~15%的三氧化二铝、5%~10%的三氧化二硼、3~10%的氧化镁、4%~9%的氧化钙、0.5~5%的氧化锶、2~8%的氧化钡、2~8.5%的氧化钠、3~8%的氧化钾、2~6%的氧化锂、0~5%的氧化钛和0~5%的氧化锆,以上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合计为大于95%;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和氧化钡的含量的合计为10%~20%;氧化钠、氧化锂和氧化钾的含量的合计为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浩昕;张涛;金顶寿;俆匀匀;闵畅;廖震;马江;杨全涛;赵卓;赵进,未经杨浩昕;张涛;金顶寿;俆匀匀;闵畅;廖震;马江;杨全涛;赵卓;赵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032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