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1319.X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6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J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设置在焚烧腔内,第二料筒设置在第一料筒下方且二者通过连接料筒连接,第一料筒内的第一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排汽通道,排汽装置通过所述排汽通道与第一料筒连通,第二料筒内设置第二螺旋机构,排渣筒位于送料筒下方;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一方面,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在排出的过程中进料筒和送料筒进行预热,使得污泥受热后水汽进一步蒸发,另一方面,排汽装置通过第一螺旋机构中部的排汽通道对污泥在进料中蒸发的水汽进行抽汽,从而提高污泥燃烧效率,再一方面,排渣装置将焚烧残渣定期排出,保证燃烧的高效连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焚烧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螺旋进料装置、排渣装置、排汽装置(4);焚烧炉(1)内设有容纳腔室,排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内将所述容纳腔室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焚烧腔和位于下方的排渣腔,所述焚烧腔侧壁设有进气口、尾气出口、第一进料口、排汽口,所述排渣腔底部设有排渣口;螺旋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料筒(21)、第二料筒(22)、连接料筒(23)、第一螺旋机构(24)、第二螺旋机构(25)、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料筒(21)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一料筒(21)内设有第一送料腔室,所述第一送料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第一料筒(21)的两端,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机构(24)设置在第一送料腔室内,第一螺旋机构(24)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24)轴向贯穿的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一端与排汽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送料腔室连通,第一螺旋机构(24)外周设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螺旋机构(2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机构(24)旋转;第二料筒(22)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二料筒(22)位于第一料筒(21)下方且与第一料筒(21)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第二料筒(22)内设有第二送料腔室,所述第二送料腔室靠近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二送料腔室远离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螺旋机构(25)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腔室内,第二螺旋机构(25)外周设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螺旋机构(25)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机构(25)旋转;连接料筒(23)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且位于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之间,连接料筒(23)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连通;排汽装置(4)连接在排汽口处且通过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料腔室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131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