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塔浆液循环及排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6162.X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新;陆生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塔浆液循环及排出系统,包括吸收塔、喷淋装置、浆液循环装置、浆液排出装置和石膏旋流器,吸收塔内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浆液循环装置连接,浆液排出装置与吸收塔、石膏旋流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吸收塔的浆液循环效率,使得浆液能充分与烟气接触,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脱硫效率;提高了吸收塔的浆液排出的效率,使得石膏浆液能充分排出,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旋流器分离后,避免过多的不溶杂质返回吸收塔,提高了石膏品质,减少了管道堵塞。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浆液 循环 排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吸收塔浆液循环及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其底部设有浆液池(2),所述吸收塔(1)的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11)和吸收塔出口(12),所述吸收塔入口(11)位于所述浆液池(2)上方,所述吸收塔出口(12)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喷淋装置,其位于所述吸收塔(1)内,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11)和所述吸收塔出口(12)之间,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自下向上均匀设置的第一喷淋层(31)、第二喷淋层(32)、第三喷淋层(33)和第四喷淋层(34);浆液循环装置,其位于所述吸收塔(1)外,所述浆液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浆液循环支路(41)、第二浆液循环支路(42)、第三浆液循环支路(43)和第四浆液循环支路(44),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支路(41)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支路(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喷淋层(34)连接,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支路(42)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支路(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喷淋层(33)连接,所述第三浆液循环支路(43)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浆液循环支路(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层(32)连接,所述第四浆液循环支路(44)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四浆液循环支路(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层(3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支路(41)的一端、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支路(42)的一端、所述第三浆液循环支路(4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浆液循环支路(44)的一端自下而上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11)的下方,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支路(4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支路(4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浆液循环支路(4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浆液循环支路(44)的另一端自上而下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11)的上方;浆液排出装置,其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另一侧,并与所述浆液池(2)连接,所述浆液排出装置包括第一浆液排出支路(101)和第二浆液排出支路(102),所述第一浆液排出支路(101)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浆液排出支路(102)的一端与所述浆液池(2)的侧壁连接;石膏旋流器(7),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浆液排出支路(10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浆液排出支路(10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石膏旋流器(7)的溢流口连接至废水处理系统(8),所述石膏旋流器(7)的底流口连接至真空皮带脱水机(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61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