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分离式自复位摩擦索耗能减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6212.4 | 申请日: | 2016-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0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方蓉;赵汗青;刘啸;李云开;王力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功能分离式自复位摩擦索耗能减震支座属于桥梁等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其放置在梁体和固定墩之间;每个支座的结构如下地脚固定于固定墩上;摩擦轴固定在两个地脚之间;梁体连接件和限位销固定在梁体上;复位弹簧一端头与梁体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地脚连接;摩擦索在摩擦轴上缠绕若干圈,并施加预紧力后,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件上;复位弹簧和摩擦索均与摩擦轴的轴线相互垂直。该支座既能满足正常使用需求;在强震时又能起到减、隔震效果,有效避免因地震时相对位移过大对常规减、隔震支座造成的损伤,并能实现对固定墩进行能力保护,提高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地震峰值过后在地震余能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震后自复位功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分离 复位 摩擦 耗能 减震 支座 | ||
【主权项】:
功能分离式自复位摩擦索耗能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放置在梁体和固定墩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每个支座的结构如下:地脚固定于固定墩上;摩擦轴固定在两个地脚之间;梁体连接件和限位销固定在梁体上;复位弹簧一端头与梁体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地脚连接;摩擦索在摩擦轴上缠绕若干圈,并施加预紧力后,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件上;复位弹簧和摩擦索均与摩擦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正常状态下,摩擦索与摩擦轴之间因预紧力而产生的摩擦锁死力能够限制因车辆制动荷载引起的梁体与固定墩之间的相对位移;地震情况下,当梁体的纵向地震荷载大于摩擦索与摩擦轴之间的摩擦锁死力时,摩擦索与摩擦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降低结构的刚度,消耗地震输入给结构的能量,发挥减、隔震作用;同时,限位销起到限制竖向支座的水平滑动的作用,以保护竖向支座;地震峰值过后,在地震余能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使上部梁体自动复位到初始平衡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62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