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紫萍稳定转化体系建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8360.X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晶;侯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紫萍稳定转化体系建立的方法,其步骤是:A、诱导紫萍愈伤组织;B、目的基因与T载体连接;C、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D、植物表达载体在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的转化;E、制备侵染菌液;F、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G、再生及选择培养:叶状体GUS染色结果呈蓝色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入紫萍基因组中,且叶状体组织被染成蓝色的部位就是目的基因表达的部位。通过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后再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用于侵染愈伤组织,最后控制抗生素的浓度筛选出阳性植株,得到转基因紫萍,建立的转化体系经过紫萍无性繁殖仍可持续稳定遗传,具有生物安全性和开发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稳定 转化 体系 建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紫萍稳定转化体系建立的方法,其步骤是:A、诱导紫萍愈伤组织:野生紫萍采用0.1%w/v氯化汞灭菌2‑3分钟后,培养于1/2MS固体培养基中:1%w/v蔗糖、0.6%w/v琼脂、0.5mg/L TDZ、pH 5.8,待长出芽后,转移至1/2MS液体培养基中:1%w/v蔗糖、pH5.8,用作长期保存;取20‑30片叶状体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1/2MS培养基、1%w/v蔗糖、0.6%w/v琼脂、5mg/L 2,4‑D、2mg/L 6‑BA、pH 5.8,诱导愈伤组织,期间每两周更换一次培养基,培养出的绿色松软的愈伤组织用于后续基因转化;B、目的基因与T载体连接: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用于后续试验,20μL的PCR扩增体系,包括:模板1μL,dNTPs 0.2mM,引物0.5mM,Easy Taq酶0.2单位,10×buffer2μL,补水至20μL,PCR产物检测方法为:取5‑10μLPCR产物与1‑2μL 6×Loading Buffer混匀后,经1.2%w/v琼脂糖凝胶检测,溴化乙锭染色10‑15min后,凝胶成像仪观察拍照,检测显示为目的基因条带正确,表明成功扩增目的基因DNA;pGEM‑Teasy载体连接试剂盒连接目的基因与pGEM‑Teasy vector,步骤是:(1)10μL体系PCR产物与pGEM‑Teasy vector连接体系,包括:2×rapid ligation buffer 5μL,pGEM‑Teasy vector1μL,PCR product 3μL,T4DNA ligase 1μL,反应体系于4℃过夜;(2)将(1)步骤过夜混合物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采用电转化的方法,步骤是:①每50μL大肠杆菌DH5α电转感受态细胞中加入2μL(1)步骤过夜混合物混合物,置于冰上10min,电极杯也提前置于冰上预冷18‑22min;②打开电转移,调节电压为2KV,将(1)步骤过夜混合物转移至预冷的电极杯底部,轻敲击电极杯;③将电极杯推入电转化仪,按一下pulse键,听到蜂鸣声后向电极杯中加入800μL SOC液体培养基:2%W/V胰蛋白胨,0.5%W/V酵母提取物,0.05%W/V NaCl,2.5mM KCl,10mM MgCl2,20mM葡萄糖,pH 7.0,重悬细胞后转移至1.5mL灭菌离心管中,置于37℃,180rpm复苏一小时;④准备8μL IPTG(100mg/mL)和40μLX‑gal(20mg/mL)涂布于添加100mg/L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的固体LB培养基:10g/L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10g/L Nacl,6g/L琼脂,pH 7.0,将(3)步骤转化产物于12000rpm离心1min后去上清涂板,37℃过夜培养;⑤挑取3‑5个白斑单克隆置于5mL添加100mg/L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的液体LB培养基:10g/L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10g/L Nacl,pH 7.0,摇菌过夜;⑥采用康为世纪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菌液中的质粒后于‑20℃保存,并进行PCR检测和测序分析;C、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1)选择植物表达载体种类,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进行扩增,步骤是:①每50μL大肠杆菌DH5α电转感受态细胞中加入2μL植物表达载体,置于冰上9‑11min,电极杯也提前置于冰上预冷18‑22min;②打开电转移,调节电压为2KV,将(1)步骤过夜混合物转移至预冷的电极杯底部,轻敲击电极杯;③将电极杯推入电转化仪,按一下pulse键,听到蜂鸣声后向电极杯中加入800μL SOC液体培养基,重悬细胞后转移至1.5mL灭菌离心管中,置于37℃,180rpm复苏一小时;④将上步转化产物于添加了50mg/L卡那霉素Kanamycin的固体LB培养基涂板,37℃过夜培养;⑤挑取3‑5个单克隆置于5mL液体LB摇菌;⑥采用康为世纪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质粒于‑20℃保存;(2)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目的基因连接至植物表达载体的步骤与连接至T载体相同,步骤是:①根据选择的植物表达载体设计引物,在A步骤获得的目的基因两端加上酶切位点,PCR及电泳鉴定后产物切胶回收纯化,PCR检测;②使用相同的内切酶同时双酶切①步骤的目的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反应体系为:1μLDNA或植物表达载体,1μL内切酶A,1μL内切酶A buffer,1μL内切酶B,1μL内切酶B buffer,补水至20μL,37℃培养至少4h;③将双酶切目的基因产物与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连接,10μL反应体系为:2×rapid ligation buffer 5μL,酶切植物表达载体1μL,酶切目的基因3μL,T4DNA ligase 1μL,反应体系于4℃过夜;④将③步骤过夜混合物电转化的方法转入大肠杆菌DH5α后涂布于添加50mg/L卡那霉素Kanamycin的固体LB培养基,37℃过夜;⑤挑3‑5个单克隆置于5mL液体LB摇菌过夜;⑥采用康为世纪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质粒于‑20℃保存,PCR检测;D、植物表达载体在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的转化:将C步骤中获得的植物载体再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用于侵染植物,步骤是:(1)每50μL农杆菌LBA4404电转感受态细胞中加入2μL步骤C获得植物载体,置于冰上10min,电极杯也提前置于冰上预冷18-22min;(2)打开电转移,调节电压为2KV,将(1)步骤混合物转移至预冷的电极杯底部,轻敲击电极杯;(3)将电极杯推入电转化仪,按一下pulse键,听到蜂鸣声后向电极杯中加入800μL SOC液体培养基,重悬细胞后转移至1.5mL灭菌离心管中,置于28℃,200rpm复苏一小时;(4)离心,去上清后取转化产物于固体YEB培养基:添加20ug/mL利福平Rifampici和100ug/mL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6g/L酵母提取物、5g/L胰蛋白胨、5g/L葡萄糖、2mM硫酸镁、6g/L琼脂、pH 7.0,涂板;(5)挑取单克隆置于5mL液体YEB:添加20ug/mL利福平Rifampici和100ug/mL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6g/L酵母提取物、5g/L胰蛋白胨、5g/L葡萄糖、2mM硫酸镁、pH 7.0,摇菌;(6)取2mL菌液分装于4个1.5mL灭菌离心管中按1:1储存于40%v/v甘油,并置于‑80℃保存用于后续试验,剩余菌液采用康为世纪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质粒,PCR检测;E、制备侵染菌液:按照平板划线法,蘸取转化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液在添加20ug/mL利福平和100ug/mL壮观霉素的固体YEB培养基上划线,28℃培养2-3天,添加20ug/mL利福平的YEB培养基培养根癌农杆菌LBA4404电转感受态细胞用作空白对照,第2-3天进行继代培养,取根癌农杆菌LBA4404于固体YEB平板上划线培养2-3天后,刮取培养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体至液体YEB混匀,使用biodrop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得悬浮菌体600nm吸光度OD值为1.0‑1.5时,用于下一步侵染转化;F、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向悬浮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体加入100uM乙酰丁香酮混匀备用,选取分裂的紫萍愈伤组织,使用灭菌解剖刀切成直径3‑5mm大小后浸入菌液中28-32min,期间将共培养培养基:1/2MS培养基、1%w/v蔗糖、0.976g/L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5mg/L 2,4‑D、2mg/L 6‑BA、100uM Acetosyringone、pH 5.2,分装于100×15mm灭菌培养皿中,每个皿7‑9mL液体,培养基中放入≥5层灭菌滤纸,以液体培养基浸湿滤纸,且皿中留有0.5‑1mL培养基,最后转移浸泡后的愈伤组织至每个皿中的最上层滤纸,每个皿放6‑8团愈伤组织,24-26℃暗培养3-5天;G、再生及选择培养:4-6天后将上一步共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生培养基:1/2MS培养基、1%w/v蔗糖、0.6%w/v琼脂、1.32g/L硫酸铵、5mg/L 2,4‑D、2mg/L 6‑BA、300mg/L头孢霉素Cefotaxime sodium、pH 5.8,持续光照下培养3-5天,之后转入选择培养基:1/2MS、1%w/v蔗糖、0.6%w/v琼脂、1.32g/L硫酸铵、0.5mg/L TDZ、300mg/L Cefotaxime sodium、66.67mg/L G418、pH 5.8,进行转化植株的筛选,选择培养至少一个月,每周更换一次培养基,期间,再生出的芽需分离出来置于芽增殖培养基:1/2MS培养基、1%w/v蔗糖、0.6%w/v琼脂、1.32g/L硫酸铵、0.4mg/L 6‑BA、0.1mg/L NAA、150mg/L Cefotaxime sodium、66.67mg/L G418、pH 5.8,以不同转化系区分开培养,芽增殖过程中取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状体检测,每个系单独每次各取8‑10片叶状体分别用于提取基因组进行PCR阳性检测,以及GUS染色检测;GUS染色过程如下:将样品浸泡在GUS染液真空抽气1h,37℃过夜,之后用40%v/v乙醇进行脱色,叶片变白后置于储存液保存,GUS基因产物为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酸酶,组织细胞发生了GUS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基因活性,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它使具GUS基因活性的部位或位点呈现蓝色,根据染色深浅反映出GUS活性,GUS染色结果呈蓝色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入紫萍基因组中,叶状体组织被染成蓝色的部位就是目的基因表达的部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836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本快速刷胶工具
- 下一篇:一种裱纸机的上胶精准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