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7582.8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如;赵海;张峰;方政;浦红;谢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08;C21D9/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包含碳C0.10~0.40%,硅Si1.00~2.00%,锰Mn1.00~2.50%,镍Ni0.20~1.00%,稀土RE0.001~0.040%,磷P≤0.020%,硫S≤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且1.50%≤Si+Ni≤2.50%,2.00%≤Si+Mn≤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热处理工艺,使车轮轮辋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结构;辐板、轮毂获得粒状贝氏体和过饱和铁素体为主的金相组织结构,车轮具有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低温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和综合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轨道 通用 贝氏体钢 车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碳C:0.10~0.40%,硅Si:1.00~2.00%,锰Mn:1.00~2.50%,镍Ni:0.20~1.00%,稀土RE:0.001 ~0.040%,磷P≤0.020%,硫S≤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且1.50%≤Si+Ni≤2.50%,2.00%≤Si +Mn≤4.00%;所述贝氏体钢车轮轮辋踏面下40毫米内金相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即为纳米尺度的板条状过饱和铁素体,板条状过饱和铁素体中间为纳米尺度的薄膜状富碳残余奥氏体,其中残余奥氏体体积百分数为4%~15%;车轮轮辋显微结构为过饱和铁素体与富碳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的复相结构,其尺寸大小为纳米尺度,所述纳米尺度为1‑999nm;所述的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精炼、成型和热处理工艺,所述热处理工艺为:将成型车轮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轮辋踏面喷水强化冷却至400℃以下,回火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75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的预热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毒麻药品空瓶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