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硼金刚石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6965.1 | 申请日: | 2016-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峰;索妮;王蕾;黄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16/56;C23C16/02;C01B32/2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合成领域,提供了一种掺硼金刚石粉末的制备方法。将硼源的乙醇溶液超声振荡形成分散液,滴到载体上,烘干即得衬底;采用HFCVD法制备金刚石薄膜,在100%氢气环境下,对衬底进行精细净化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时间为20‑40min;活化处理与金刚石薄膜沉积过程中,温度维持2000‑2200℃,控制衬底温度为650‑950℃,反应室内总压强20‑70Torr;金刚石薄膜沉积时,甲烷浓度为0.5%‑2%,沉积时间1‑6h;将金刚石薄膜放入管式炉中,抽真空后通入保护气体,扩散退火处理。此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掺硼量可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BDD电极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粉末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掺硼金刚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载体15min,烘干;(2)将浓度为2.5‑12.5mg/mL硼源的乙醇溶液超声振荡30min形成分散液,滴到载体上,烘干即得衬底;(3)采用HFCVD法制备金刚石薄膜,在100%氢气环境下,对步骤(2)烘干后的衬底进行精细净化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时间为20‑40min;活化处理与金刚石薄膜沉积过程中,温度维持2000‑2200℃,控制衬底温度为650‑950℃,反应室内总压强20‑70Torr;金刚石薄膜沉积时,甲烷浓度为0.5%‑2%,沉积时间1‑6h;(4)将金刚石薄膜放入管式炉中,抽真空后通入保护气体,扩散退火处理,退火温度1100‑1600℃,退火时间为3‑6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69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