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髂骨修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8998.X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3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王彩梅;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2 | 分类号: | A61F2/32;A61F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邹秋爽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髂骨修复体,包括修复主体,修复主体呈拱形结构,修复主体包括与骶骨接触配合的第一端部以及与髋臼接触配合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螺钉孔第一螺钉孔为锥孔,第一螺钉孔内设置有第一钉座,第一钉座具有球形内表面;钉棒结构,钉棒结构包括连接座以及棒体,连接座与修复主体连接,棒体固定在连接座上;防脱机构,防脱机构夹设在修复主体与连接座之间,防脱机构包括与容纳在第一螺钉孔内的螺钉配合的第一防脱触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钉棒系统支撑不可靠,容易疲劳断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髂骨 修复 | ||
【主权项】:
一种髂骨修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主体(10),所述修复主体(10)呈拱形结构,所述修复主体(10)包括与骶骨(1)接触配合的第一端部(11)以及与髋臼(2)接触配合的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第一螺钉孔(111),所述第一螺钉孔(111)为锥孔,所述第一螺钉孔(111)内设置有第一钉座,所述第一钉座具有球形内表面;钉棒结构,所述钉棒结构包括连接座(22)以及棒体(23),所述连接座(22)与所述修复主体(10)连接,所述棒体(23)固定在所述连接座(22)上;防脱机构(30),所述防脱机构(30)夹设在所述修复主体(10)与所述连接座(22)之间,所述防脱机构(30)包括与容纳在所述第一螺钉孔(111)内的螺钉配合的第一防脱触角(31),所述防脱机构(30)还包括防脱主体(32),所述防脱主体(32)夹设在所述修复主体(10)与所述连接座(22)之间,所述防脱机构(30)还包括第二防脱触角(33),所述第一防脱触角(31)以及所述第二防脱触角(33)均与所述防脱主体(32)连接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防脱触角(33)上设置有与所述棒体(23)配合的限位套(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899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烷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雾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