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锚杆钢心部异常组织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9537.4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晁月林;周玉丽;孙齐松;邸全康;程四华;柳洋波;王勇;徐兵伟;秦延庆;王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C21D11/00;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改善锚杆钢心部异常组织的控制方法,属于棒材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控制连铸过程中的过热度,过热度≤35℃;12#轧机后、精轧前采用水冷冷却+回复段的方法,轧制速度为6‑6.6m/s;精轧温度设定为850℃±15℃,精轧过程的温升控制在80‑120℃;精轧后采用冷却器交替冷却的方式,冷却过程中的瞬时冷却速度不得超过260℃/s;上冷床温度控制为720‑740℃。优点在于提高锚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质量,用于锚杆钢心部组织的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锚杆钢心部 异常 组织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锚杆钢心部异常组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及参数如下:1)控制连铸过程中的过热度,过热度≤35℃;连铸过程中采用电磁搅拌与保护浇注;连铸过程中拉速控制为1.8‑2.2m/s;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时间为2‑3小时;2)12#轧机后、精轧前采用水冷冷却+回复段的方法,控制轧制速度为6‑6.6m/s,冷却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为70‑81℃/s,冷却过程时间控制在2‑2.2s;3)精轧温度设定为850℃±15℃,精轧过程的温升控制在80‑120℃;4)精轧后冷却器采用冷却器交替冷却的方式,控制轧制速度为12‑16m/s,冷却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为125‑165℃/s,冷却过程时间控制为1.5‑2s;冷却过程中的瞬时冷却速度不得超过260℃/s,以防表面不可恢复的过冷组织;5)上冷床温度控制为720‑7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953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