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镶钻地板的成型设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4167.1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卜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书香门地(上海)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10;B29C39/22;B29C39/24;B29C3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镶钻地板的成型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包括:基材镶钻系统、注脂成型预处理系统、树脂浇注系统;以环氧树脂作为透明载体且内部镶钻的一种透明镶钻地板的成型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其整体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易,改变了传统地板手工镶钻的复杂工艺流程,整个设备的镶钻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利用了环氧树脂透光度、光洁度高,硬度大的特点,将环氧树脂附于地板、钻的表面,大大提高了底板的美观度,是一种非常新型地板成型的制作工艺,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地板 成型 设备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透明镶钻地板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镶钻系统(1)、注脂成型预处理系统(2)、树脂浇注系统(3);所述基材镶钻系统(1)包括:气泵单元(11)、进料单元(4)、带传送单元(5)、布胶单元(6)、镶钻单元(7)、第一控制单元;压缩机(1001)控制连接于气泵(1003);其中,所述气泵单元(11),包括:压缩机(1001)、气泵紧箍(1002)、气泵(1003)以及气泵固定底板(1004),所述压缩机(1001)设于所述气泵(1003)一侧,所述压缩机(1001)与所述气泵(1003)均固定于所述气泵固定底板(1004)上表面,所述气泵紧箍(1002)捆缚于所述气泵(1003)外侧,所述气泵紧箍(1002)与所述气泵固定底板(1004)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单元(4),包括:第一齿轮箱(32)、第一电机(33)、第一丝杠螺母机构(34)、第二安装滑板(38)、第二气缸(39)、第二紧箍(40)、第一吸盘(41)、第一支架(15)、第一进料槽(24);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5)的横梁下侧设有双列导轨;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顶板中部上侧设有滑板凸块,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顶板上侧面的两边设有双列滑块,所述双列滑块与所述双列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一丝杠螺母机构(3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顶面;所述第一丝杠螺母机构(34)与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顶面的所述滑板凸块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9)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顶板下侧,所述第二紧箍(40)捆缚于所述第二气缸(39)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的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吸盘(41)设于所述第二气缸(39)下侧,所述第二气缸(39)与第一吸盘(41)之间设有活塞杆,所述第一吸盘(41)的底部设有多个小吸盘,所述第一吸盘(41)的下方设有第一进料槽(24);所述第一丝杠螺母机构(34)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滑板(38)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33)与第一齿轮箱(32);所述带传送单元(5),包括:立板(14)、传送电机(16)、带传送底板(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主带轮(20)、安装架(21)、定位框(22)、传送带(23)、传送连接板(25)、副带轮(26);其中,所述带传送底板(17)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5)端的所述安装架(21)内设有所述主带轮(20),远离所述主带轮(20)一端的所述安装架(21)内设有所述副带轮(26),所述主带轮(20)与所述副带轮(26)之间设有传送连接板(25),所述传送连接板(25)下侧设有与所述带传送底板(17)连接的所述立板(14),所述传送带(23)套设于所述主带轮(20)、所述副带轮(26)的外侧,所述传送带(23)覆盖于所述传送连接板(25)上表面,所述传送带(23)背离所述传送连接板(25)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框(22),所述传送电机(16)设于所述带传送底板(17)上,所述主带轮(20)面向所述传送电机(16)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齿轮(19),所述传送电机(16)面向所述主带轮(20)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18),所述第二齿轮(19)与所述第一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传送连接板(25)内设有传送连接板滚轮(251),所述传送连接板滚轮(251)与所述传送带(23)贴合;所述布胶单元(6),包括:第二丝杠螺母机构(35)、第二电机(36)、第二齿轮箱(37)、胶盒(27)、滚刷(28)、第一紧箍(29)、第一气缸(30)、第一安装滑板(31)、第二支架(1501);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501)的横梁下侧设有双列导轨;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顶板中部上侧设有滑板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顶板上侧面的两边设有双列滑块,所述双列滑块与所述双列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二丝杠螺母机构(35)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顶面;所述第二丝杠螺母机构(35)与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顶面的所述滑板凸块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下侧,所述第一紧箍(29)捆缚于所述第一气缸(30)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的侧板连接,所述滚刷(28)设于所述第一气缸(30)下侧,所述滚刷(28)下侧设有所述胶盒(27),所述第一气缸(30)与所述滚刷(28)之间设有活塞杆,所述第二丝杠螺母机构(35)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滑板(3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36)与第二齿轮箱(37);所述镶钻单元(7),包括:模具进料机构、第一推送机构、镶钻机构、出料槽(49)、模具回收箱(50),其中,所述模具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支架(47)、第二吸盘(73)、第三气缸(74)、第三紧箍(75)、第三安装滑板(76)、第四丝杠螺母机构(77)、第三齿轮箱(78)、第三电机(79)、第二进料槽(52);第一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推块(54)、第一导柱(55)、第一直线电机(56)、第一导套(57)、模具推送槽(58);镶钻机构包括:带钻模具(51)、镶钻支架(48)、压板(59)、推压气缸(60)、第三丝杠螺母机构(61)、第一升降电机(62)、外框架(63)、第一拨块(64)、第一行程触发器(65)、内框架(66)、第二行程触发器(67)、第二拨块(68)、卡簧(69)、第一限位块(70)、限位第一电机(71)、信号接收器(72)、信号发射器(53);其中,所述第三电机(79)固定于所述进料支架(47)顶部的内侧,所述第三齿轮箱(78)与所述第三电机(79)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进料支架(47)顶部的内侧;所述第四丝杠螺母机构(77)与所述第三齿轮箱(78)连接,所述第四丝杠螺母机构(77)的螺母与所述第三安装滑板(76)顶部的凸出块连接,所述螺母嵌于所述凸出块内,所述第三安装滑板(76)顶部所设有的双列滑块与所述进料支架(47)顶部设有的双列导轨连接;所述第三紧箍(75)捆缚于所述第三气缸(74)并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滑板(76)的侧面,所述第二吸盘(73)设于所述第三气缸(74)的下侧,所述第二吸盘(73)与所述第三气缸(74)之间设有活塞杆;所述第一推块(54)两端与所述第一导柱(55)固定,所述第一导柱(55)中部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56)轴承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56)固定于所述模具推送槽(58)中;所述第一导套(57)嵌于所述模具推送槽(58)上的立块(120)中,两侧的所述第一导柱(55)嵌于第一导套(57)内;所述推压气缸(60)设于所述外框架(63)的下侧,所述推压气缸(60)下方设有所述压板(59),所述推压气缸(60)与所述压板(59)之间设有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62)固定于所述外框架(63)下侧,所述第三丝杠螺母机构(61)与所述内框架(66)上部连接;所述外框架(63)内部两端的所述第一导柱(55)与所述内框架(66)两端的所述第一导套(57)连接;所述带钻模具(51)设于所述内框架(66)两侧底部的导槽之间,所述带钻模具(51)的一侧设有所述信号发射器(53),所述内框架(66)顶面一侧位于所述信号发射器(53)的正上方设有所述信号接收器(72),所述卡簧(69)设于所述内框架(66)两侧底部的导槽上部;所述第一拨块(64)底部与所述压板(59)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拨块(64)的顶部嵌于所述第一行程触发器(65)内,所述第一行程触发器(65)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外框架(63)上;所述第二拨块(68)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66)固定连接,另一端嵌于所述第二行程触发器(67)中,所述第二行程触发器(67)固定于所述外框架(63)的一侧;所述限位第一电机(71)固定于所述内框架(66)的侧面,所述第一限位块(70)与所述限位第一电机(71)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面板(45)、第一筋板(46),所述第一筋板(46)设于所述进料支架(47)侧面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45)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面板(45)表面内嵌设有第一开关(42)、第一按键(43)、第一显示屏(4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42)与所述第一按键(43)分别设于所述显示屏(44)的相邻两边;注脂成型预处理系统(2),包括第一转接单元(8)、第二转接单元(9)、基材推送单元(10);所述第一转接单元(8),包括:第一回摆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夹紧机构一;第一回摆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80)、第一转接安装架(81)、第一小齿轮(82)、第一外齿轴承(83)、第一T字板(84);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电机(85)、第一升降齿轮箱(86)、第五丝杠螺母机构(87)、第一夹板(88);夹紧机构一包括基材地板(89)、钻(90)、第一夹紧块(91)、第二导套(92)、第二导柱(93)、第二直线电机(94)、第三拨块(95)、第三行程触发器(96);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电机(80)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架(81)的顶板下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80)的电机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架(81)的顶板与所述第一小齿轮(82)连接,所述第一小齿轮(82)与所述第一外齿轴承(83)啮合;所述第一T字板(8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齿轴承(83)的上侧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电机(85)与所述第一升降齿轮箱(86)设于所述第一T字板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电机(85)与所述第一升降齿轮箱(86)连接,所述第五丝杠螺母机构(87)与所述第一夹板(88)端部的凸出块连接;所述第一T字板背离所述第一外齿轴承(83)一侧面设有双列导轨,所述第一夹板(88)面向所述第一T字板的一端设有两列滑块,所述两列滑块与所述双列导轨相匹配;所述基材地板(89)底部置于所述定位框(22)之上,所述钻(90)粘接于所述基材地板(89)之上;所述第一夹板(88)远离所述第一T字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框(881),所述第一夹框(881)的两侧边框外表面的中部均设有所述第二直线电机(94)、所述第三拨块(95)、所述第三行程触发器(96)、两个所述第二导柱(93)、两个所述第二导套(92),两个所述第二导柱(9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94)两侧,所述第二导套(92)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柱(93)外并与所述第一夹框(881)的两侧边框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拨块(95)固定于所述第二导柱(93)上,所述第三行程触发器(96)固定于所述第三拨块(95)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框(881)的两侧边框内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夹紧块(91),所述第二直线电机(94)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二导柱(93)贯穿所述第一夹框(881)的两侧边框与所述第一夹紧块(91)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单元(9)包括回摆机构二、升降机构二、夹紧机构二、第二推送机构、基材放置盒(97)、基材套框(98)、放置台(99);所述回摆机构二包括第二转接安装架(100)、第二转动电机(101)、第二小齿轮(102)、第二外齿轴承(103)、第二T字板(104);所述升降机构二包括第三升降电机(109)、第二升降齿轮箱(110)、第六丝杠螺母机构(111)、第二夹板(112);所述夹紧机构二包括第三导套(113)、第三直线电机(114)、第二夹紧块(115)、第四行程触发器(117)、第四拨块(118)、第三导柱(119);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推块(116)、立块(120)、第四导柱(121)、第四直线电机(122)、第一连接块(123)、支撑台(124)、第二限位电机(125)、第二限位块(126)、安装台(147);其中,所述基材放置盒(97)、所述基材套框(98)设于所述放置台(99)上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01)设于所述第二转接安装架(100)的顶板下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01)的电机轴贯穿所述第二转接安装架(100)的顶板与所述第二小齿轮(102)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102)与所述第二外齿轴承(103)外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T字板(1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齿轴承(103)的上侧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电机(109)与所述第二升降齿轮箱(110)设于所述第二T字板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三升降电机(109)与所述第二升降齿轮箱(110)连接,所述第六丝杠螺母机构(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12)端部的凸出块连接;所述第二T字板(104)背离所述第二外齿轴承(103)一侧面设有双列导轨,所述第二夹板(112)面向所述第二T字板(104)的一端设有两列滑块,所述两列滑块与所述双列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二夹板(112)远离所述第二T字板(104)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框(882),所述第二夹框(882)的两侧边框外表面的中部均设有所述第三直线电机(114)、所述第四拨块(118)、所述第四行程触发器(117)、两个所述第三导柱(119)、两个所述第三导套(113),两个所述第三导柱(119)分别设于所述第三直线电机(114)两侧,所述第三导套(113)套设于所述第三导柱(119)外并与所述第二夹框(882)的两侧边框外表面连接,所述第四拨块(118)固定于所述第三导柱(119)上,所述第四行程触发器(117)固定于所述第四拨块(118)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框(882)的两侧边框内表面均设有第二夹紧块(115),所述第三直线电机(114)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三导柱(119)贯穿所述第二夹框(882)的两侧边框与所述第二夹紧块(115)连接;所述支撑台(124)固定于安装台(147)上,所述第四直线电机(122)固定于所述支撑台(124)上,四个所述立块(120)固定于所述支撑台(124)上,所述第四导柱(121)嵌于所述立块(120)中,所述第二推块(116)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导柱(121)固定,所述第二推块(116)的中部与所述第四直线电机(122)电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直线电机(122)电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3)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电机(125)固定于所述支撑台(124)的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126)与所述第二限位电机(125)连接;所述基材推送单元(10)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第三推送机构、限位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所述安装台(147)、第五电机(148)、第八丝杠螺母机构(149);第三推送机构包括:第四电机(127)、第七丝杠螺母机构(128)、推送连接台(129)、第三推块(136)、转移台(137)、第四直线电机(138)、第四导柱(139)、第二连接块(140);限位机构包括:第三限位块(130)、第三限位电机(131)、第四限位块(132)、第四限位电机(133)、第五限位块(134)、限位第五电机(135);所述第五电机(148)固定于安装台(147)上,所述第八丝杠螺母机构(149)的螺母嵌于所述推送连接台(129)底部的凸出块中;所述推送连接台(129)底部设有双列滑块与所述安装台(147)上侧设有的双列导轨相匹配;所述第四电机(127)设于所述推送连接台(129)上,所述第七丝杠螺母机构(128)的螺母嵌于所述转移台(137)底部的凸出块中,所述第三推块(136)的两侧与所述第四导柱(139)固定,所述第三推块(136)中部连接于所述第四直线电机(138)的电机轴,所述第四直线电机(138)的电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40)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40)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导柱(13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13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限位电机(131)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限位电机(131)固定于所述推送连接台(129)的下部;所述第四限位块(132)与所述第四限位电机(133)连接,所述第四限位电机(133)固定于所述推送连接台(129)的下部;所述第五限位块(134)与所述限位第五电机(135)连接,所述限位第五电机(135)固定于所述推送连接台(129)的上部凸出块侧面;所述树脂浇注系统(3)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真空成型房(143)、供脂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142)、第二筋板(144)、第二显示屏(145)、第二按键(146);所述真空成型房(143)包括:真空控制器(105)、温度控制器(106)、湿度控制器(107)、出板窗(108)、进板窗(141)、框架(153)、地板放置台(160)、水平移动机构、滴脂机构;所述第二筋板(144)连接设于所述真空成型房(143)与控制面板二(451)之间;所述真空控制器(105)、所述温度控制器(106)、所述湿度控制器(107)固定于所述真空成型房(143)的墙体外侧;所述出板窗(108)、所述进板窗(141)分别设于所述地板放置台(160)的两端,所述地板放置台(160)设于所述真空成型房(143);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四齿轮箱(150)、第六电机(151)、第九丝杠螺母机构(152)、框架(153)、第五齿轮箱(161)、第七电机(162)、第十丝杠螺母机构(154)、连接滑板(155);所述滴脂机构包括第四安装滑板(156)、第四紧箍(157)、第四气缸(158)、注脂盘(159);所述第四齿轮箱(150)固定于所述框架(153)上角内侧,所述第四齿轮箱(150)与所述第六电机(151)连接,所述第六电机(151)固定于所述框架(153)上角内侧;所述第九丝杠螺母机构(152)的螺母嵌于所述连接滑板(155)两端下侧的凸出块中,所述第五齿轮箱(161)固定于所述连接滑板(155)端部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七电机(162)连接,所述第七电机(162)固定于所述连接滑板(155)端部的下侧,所述第十丝杠螺母机构(154)的螺母嵌于所述第四安装滑板(156)顶部的凸出块中;所述连接滑板(155)两端上部设有的双列滑块与两侧的所述框架(153)上层下部设有的双列导轨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滑板(156)顶部的双列滑块与所述连接滑板(155)底部的双列导轨连接;所述第四紧箍(157)捆缚于所述第四气缸(158)并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滑板(156)的侧板,所述第四气缸(158)下侧的活塞杆与所述注脂盘(159)连接;供脂单元包括环氧树脂、辅助液(1000)、辅助液(2000)、混合单元;环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罐(163)、第一进口管(164)、第一进口泵(165)、第一导管(166)、第一流量计(186)、第一溢流阀(187)、第一液压泵(188);辅助液(1000)包括第一辅助液罐(167)、第二进口泵(168)、第二进口管(169)、第二导管(170)、第二流量计(189)、第二溢流阀(190)、第二液压泵(191);辅助液(2000)包括第三导管(172)、第三进口管(173)、第三进口泵(174)、第二辅助液罐(175)、第三液压泵(183)、第三溢流阀(184)、第三流量计(185);混合单元包括搅拌器(171)、出液流量计(176)、溢流阀(177)、出液管(178)、出液泵(179)、复合液罐(180)、抽真空器(181)、真空检测器(182);所述第一进口管(164)与所述环氧树脂罐(163)连接,所述第一进口管(164)上设有所述第一进口泵(165),所述环氧树脂罐(163)与所述复合液罐(180)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导管(166),所述第一导管(166)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一液压泵(188)、所述第一溢流阀(187)、所述第一流量计(186);所述第二进口管(169)与所述第一辅助液罐(167)连接,所述第二进口管(169)上设有所述第二进口泵(168),所述第一辅助液罐(167)与所述复合液罐(180)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导管(170),所述第二导管(170)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二液压泵(191)、所述第二溢流阀(190)、所述第二流量计(189);所述第三进口管(173)与所述第二辅助液罐(175)连接,所述第三进口管(173)上设有所述第三进口泵(174),所述第二辅助液罐(175)与所述复合液罐(180)之间设有所述第三导管(172),所述第三导管(172)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三液压泵(183)、所述第三溢流阀(184)、所述第三流量计(185);所述搅拌器(171)固定于所述复合液罐(180)的顶部;所述抽真空器(181)固定于所述复合液罐(180)的顶部侧面,所述真空监测器(182)固定于所述复合液罐(180)的侧面;所述复合液罐(180)与所述出液泵(179)连接,所述出液泵(179)、所述溢流阀(177)、所述出液流量计(176)依次通过所述出液管(178)连接,所述出液管(178)的输出端与真空成型房(143)的侧面连接;带钻模具为可替换的已加工成型件;信号发射器(53)与所述信号接收器(72)无线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书香门地(上海)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书香门地(上海)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41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轮胎充氮硫化技术
- 下一篇:一种PVC手套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