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M32的伺服电机集成化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7061.7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乃义;杨超;谢志聪;姜金为;潘峰;倪旭辉;吴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STM32的伺服电机集成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控模块(1)、伺服驱动器模块(2);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左极限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3)、原点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4)、右极限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5)、带DSP功能的STM32主控处理器(Uc12)、脉冲输出接口电路(6)、方向输出接口电路(7);所述伺服驱动器模块(2),包括三相整流桥(8)、三相桥逆变电路(9)、伺服驱动主控处理器STM32芯片(U15)、光耦隔离电路(U8)、脉冲/方向输入接口电路(U13)、IGBT驱动电路(U7)、电机本体(U1)、霍尔传感器(U2)、(U3)。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工作灵活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伺服 电机 集成化 控制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STM32的伺服电机集成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控模块(1)、伺服驱动器模块(2);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左极限传感器(Uc1)、原点传感器(Uc4)、右极限传感器(Uc7),与左极限传感器(Uc1)共同构成左极限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3)的电阻(Rc1)、整流器(Uc2)、电阻(Rc2)、电容(Cc1)、光电耦合器(Uc3)、电阻(Rc3),与原点传感器(Uc4)共同构成原点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4)的电阻(Rc4)、整流器(Uc5)、电阻(Rc5)、电容(Cc2)、光电耦合器(Uc6)、电阻(Rc6),与右极限传感器(Uc7)共同构成右极限传感器输入接口电路(5)的电阻(Rc7)、整流器(Uc8)、电阻(Rc8)、电容(Cc3)、光电耦合器(Uc9)、电阻(Rc9);带DSP功能的STM32主控处理器(Uc12),接带DSP功能的STM32主控处理器(Uc12)输出端的光电耦合器(Uc19)、光电耦合器(Uc22),与光电耦合器(Uc19)共同构成脉冲输出接口电路(6)的电阻(Rc10)、三极管(Q1)、电阻(Rc11),与光电耦合器(Uc22)共同构成方向输出接口电路(7)的电阻(Rc12)、三极管(Q2)、电阻(Rc13),与带DSP功能的STM32主控处理器(Uc12)相连接的触摸屏模块(Uc10)、按键或者按钮模块(Uc11);所述伺服驱动器模块(2),包括由6个二极管(D1)、(D2)、(D3)、(D4)、(D5)、(D6)组成的三相整流桥(8),由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T1)、(T2)、(T3)、(T4)、(T5)、(T6)组成的三相桥逆变电路(9),伺服驱动主控处理器STM32芯片(U15),与伺服驱动主控处理器STM32芯片(U15)相连接的光耦隔离电路(U8)、操作键盘(U9)、脉冲/方向输入接口电路(U13),与光耦隔离电路(U8)相连接的继电器(U4)、母线电压检测电路(U5)、IGBT驱动电路(U7),电机本体(U1),与电机本体(U1)和三相桥逆变电路(9)连接的两个霍尔传感器(U2)、(U3),与母线电压检测电路(U5)、输入电路连接的分压电阻(R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70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