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电能量载体带动力的电波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7102.2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葛瑞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J5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数据电能量载体带动力的电波束,涉及电力领域以及高效率、零辐射、远距离传输的大数据电能量载体顺时针旋转电波束传输的方法。应用左手定律物理学定量的电磁学作为理论跟根据,通过这个理论根据,设计顺时针旋转产生出向前运行动力,而又根据动力与旋转频率成反比例原理,实现大数据载体成为一束束顺时针旋转的带动力的电波束,这种所述带动力的电波束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围绕着Y轴轴芯顺时针旋转的向前运行的带动力的电波束,而且根据旋转频率的不同,产生出来的向前移动速率及动力也不同,应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宇宙循环大自然规律,其顺时针连续不断地高速旋转,逐级产生带动力互相接触,带动力的,旋转式的,后级载体电波束推动着前级带动力电波束向前,达到了大数据载体电波束。具有零辐射、远距离传输的有益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能量 载体 动力 波束 | ||
【主权项】:
一种大数据电能量载体带动力的电波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波束应用左手定律物理学定量的电磁学作为理论根据,通过这个理论根据,设计顺时针旋转产生出向前运行动力,而又根据动力与旋转频率成反比例原理,实现大数据载体成为一束束顺时针旋转的带动力的电波束,所述带动力的电波束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围绕着Y轴轴芯顺时针旋转的向前运行的带动力的电波束,而且根据旋转频率的不同,产生出来的向前移动速率及动力也不同,应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宇宙循环大自然规律,采用四重的+载波+载波束+载体+载体束四重旋转定律,先将大数据载波高速旋转之后+带动载波群高速旋转+载体高速旋转+带动载体束高速旋转+载体束高速旋转+又带动载波束高速旋转,在电离层表面如此循环下去,发生宇宙电波神奇发生自动旋转+载波自转+带动载波群围着载波旋转+载波群旋转又带动载体束旋转+载体束旋转又带动载波旋转,如此循环下去不再停留,当载波旋转频率+载波群旋转频率+载体旋转频率+载体束旋转频率,完全相同时,载体电波束旋转前行阻力为零,电波束可连续不断的发射后级推动前级的,带动力的,一束推着一束的不间断互相接触,加速推动着大数据载体电波束无线传输,并准确到达无线传输的接收目地地址;这种大数据载体电波束是以封包方式分束成为独立的,连续不断地旋转的,一束束顺时针旋转的带动力的电波束,并且应用半导体GPRS芯片及单片机可编程序技术,来实现载体电波,电波束与电波束之间不同的旋转频率,电波束与电波束之间形成后级旋转频率高于前级1.0Khz~2.0Mhz范围变化,应用旋转频率逐级递增原理、使大数据载体电波束旋转着形成后级电波束接力推动着前级载体电波束,连续不间断地向前运行,电波束与电波束之间围绕Y轴方向连续不断地顺时针高速旋转着接力向前运行的带动力电波束,这种带动力电波束,其顺时针连续不断地高速旋转,逐级产生带动力互相接触,带动力的,旋转式的,后级载体电波束推动着前级带动力电波束向前加速运行的实现方法是:应用天线阵列可编程序移相旋转器发射技术,由系统连续不断发出改变天线阵列z轴方向移相指令,移相旋转器就按指令不断改变着天线阵列z轴的发射方向,使天线阵列移项器顺时针快速旋转起来,达到了大数据载体电波束,沿着旋转天线阵列发射的旋转方向、相位及速率同步将大数据载体电波旋转着发射传输到空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葛瑞,未经诸葛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71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