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磁流变阻尼器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9169.X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0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京华;张贵辰;章小卫;陈亚爱;张宏涛;白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20 | 分类号: | H02S10/20;H02S40/30;H02J7/35;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磁流变阻尼器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主电路、采样电路、限幅、滤波调理电路、辅助电源、控制电路以及隔离、驱动电路。其中主电路主要由光伏电池板、第一级Buck、蓄电池、第二级Buck以及磁流变阻尼器组成,光伏电池板作为供电装置给蓄电池和磁流变阻尼器供电。采样电路采集光伏电池板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蓄电池端电压、第一级Buck输出电流、磁流变阻尼器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电流后,送入限幅、滤波调理电路进行信号处理,该信号经过隔离、驱动电路放大后驱动第一级Buck和第二级Buck中功率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而辅助电源作用是给控制电路进行供电。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电 系统 流变 阻尼 能量 管理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1.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磁流变阻尼器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电路包括主电路(6)、采样电路(7)、限幅、滤波调理电路(8)、辅助电源(9)、控制电路(10)以及隔离、驱动电路(11);主电路(6)由光伏电池板(1)、第一级Buck(2)、蓄电池(5)、第二级Buck(3)以及磁流变阻尼器(4)组成;光伏电池板(1)通过串联防倒灌二极管(12)和并联电容(13)来连接第一级Buck(2),防倒灌二极管(12)作用是防止电流向光伏电池板充电,电容(13)作用是使输入端电流处于连续状态;第一级Buck(2)包括第一级功率开关管(14)、第一级续流二极管(15)、电感(16)以及滤波电容(17),第一级功率开关管(14)接在防倒灌二极管(12)的负极和第一级续流二极管(15)的负极之间,第一级续流二极管(15)的负极接在第一级功率开关管(14)和电感(16)之间,第一级续流二极管(15)的正极接在电容(13)和滤波电容(17)之间,电感(16)接在第一级续流二极管(15)的负极和滤波电容(17)之间,滤波电容(17)并联蓄电池(5)和熔断器(18)两端,熔断器(18)和蓄电池(5)串联,二极管(19)并联在蓄电池(5)和熔断器(18)两端,作用是防止蓄电池(5)反接;第二级Buck(3)包括第二级功率开关管(20)和第二级续流二极管(21),第二级功率开关管(20)接在二极管(19)的负极和第二级续流二极管(21)的负极之间,第二级续流二极管(21)并联在磁流变阻尼器(4)两端;光伏电池板(1)与第一级Buck(2)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并联蓄电池(5)和第二级Buck(3)输入端,第二级Buck(3)输出端接磁流变阻尼器(4);光伏电池板(1)作为供电装置,通过第一级Buck(2)中第一级功率开关管(14)控制光伏电池板(1)输出电压或电流大小给蓄电池(5)和磁流变阻尼器(4)供电;若光照较强时,光伏电池板(1)不仅给磁流变阻尼器(4)供电,还可将多余能量给蓄电池(5)充电,此时蓄电池(5)可作为负载储存能量;若光照较弱或磁流变阻尼器(4)需求较多能量时,由光伏电池板(1)和蓄电池(5)同时给磁流变阻尼器(4)供电,此时蓄电池(5)可作为供电装置;由于磁流变阻尼器(4)出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为此第二级Buck(3)中第二级功率开关管(20)可控制磁流变阻尼器(4)输出电流大小;采样电路(7)采集主电路(6)中光伏电池板(1)输出电压Upv、输出电流ipv、蓄电池(5)端电压Ub、第一级Buck(2)输出电流iL、磁流变阻尼器(4)输出电压Umrfd以及输出电流imrfd后送入限幅、滤波调理电路(8)进行信号处理,得到信号:光伏电池板(1)输出电压U′pv、输出电流i′pv、蓄电池(5)端电压U′b、第一级Buck(2)输出电流i′L、磁流变阻尼器(4)输出电压U′mrfd、输出电流i′mrfd后,经控制电路(10)输出所需的信号,其信号经过隔离、驱动电路(11)放大后驱动器件第一级Buck(2)中第一级功率开关管(14)和第二级Buck(3)中第二级功率开关管(20)的开通和关断,而辅助电源(9)作用是给控制电路(10)进行供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916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