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竹颗粒/超微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0604.0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盛奎川;姚文超;钱少平;张欢欢;金理杰;钱湘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K9/06;C08K3/04;C08K3/34;C08K5/134;B27K3/16;B27K3/50;B27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竹颗粒/超微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竹颗粒采用碱处理和硅烷偶联剂联用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改性后竹颗粒;2)、超微竹炭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得改性后超微竹炭;3)、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丙烯65‑70份、改性后竹颗粒0‑30份、改性后超微竹炭0‑30份、滑石粉0‑2份、抗氧剂0‑2份;将原料进行熔融、成型,得聚丙烯/竹颗粒/超微竹炭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提升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同时改善材料的韧性。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颗粒 超微竹炭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聚丙烯/竹颗粒/超微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竹颗粒改性:将竹颗粒采用碱处理和硅烷偶联剂联用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①、将40目的竹颗粒浸入3~5wt%的碱溶液中,浴比为1kg:20~30L,60~80℃水浴处理20~28h,然后水洗、干燥,得碱处理后竹颗粒;②、在醇/水溶液中加入作为表面改性剂的硅烷偶联剂,调节pH至4~5,于40~60℃搅拌水解30‑60min,得水解后硅烷偶联剂溶液;所述硅烷偶联剂与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kg/10‑25L;所述醇/水溶液中,醇/水为80:20的体积比;③、按照硅烷偶联剂:竹颗粒为0.5%‑3%的重量比,将碱处理后竹颗粒中加入至水解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40~60℃条件下继续搅拌2~3h,水洗后,干燥,得改性后竹颗粒;2)、超微竹炭颗粒改性:超微竹炭颗粒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超微竹炭颗粒用苯醇溶液索氏抽提6~10h,干燥,得干燥后超微竹炭颗粒;所述苯醇溶液中,苯/醇:80:20的体积比;所述超微竹炭颗粒的粒径为1000‑5000目;②、在醇/水溶液中加入作为表面改性剂的硅烷偶联剂,调节pH至4~5,于40~60℃搅拌水解30~50min,得水解后硅烷偶联剂溶液;所述硅烷偶联剂与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kg/10‑25L;所述醇/水溶液中,醇/水为80:20的体积比;③、按照硅烷偶联剂:超微竹炭颗粒=0.5%‑3%的重量比,在水解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加入干燥后超微竹炭颗粒,40~60℃条件下继续搅拌2~3h,水洗后,干燥,得改性后超微竹炭颗粒;3)、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丙烯65‑70份、改性后竹颗粒>0‑30份、改性后超微竹炭颗粒>0‑30份、滑石粉0‑2份、抗氧剂0‑2份;将原料进行熔融、成型,得聚丙烯/竹颗粒/超微竹炭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606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阻胶离型膜
- 下一篇:一种银灰色架空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