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植物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6872.3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5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洋;王信;贺涛;姜琦;李浩;陈禧;张新旺;蒋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106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化微生物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及应用,包括依次设置的缓流沉降区、净化区,净化区至少设有一个,净化区由宽顶堰、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构成,所述的宽顶堰前部连接缓流沉降区,宽顶堰后端连接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所述的缓流沉降区宽度与河道底面同宽,缓流沉降区底面低于河底,宽顶堰高于河底,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底面低于河底,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内设有固定微生物的三层填料,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级配鹅卵石层、给水污泥颗粒层、沉水植物种植区,能够持续、高效去除黑臭水体中的富营养盐,总磷、氨氮等无机盐,兼顾处理多种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持续性,降低水污染处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微生物 植物 组合 生态 处理 系统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植物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缓流沉降区、净化区,净化区至少设有一个,净化区由宽顶堰、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构成,所述的宽顶堰前部连接缓流沉降区,宽顶堰后端连接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所述的缓流沉降区宽度与河道底面同宽,缓流沉降区底面低于河底,宽顶堰高于河底,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底面低于河底,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内设有固定微生物的三层填料,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级配鹅卵石层、给水污泥颗粒层、沉水植物种植区;所述的宽顶堰前侧设有沉降缓坡,沉降缓坡前端与缓流沉降区后端连接,沉降缓坡坡度为30°;所述的缓流沉降区、宽顶堰、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的水平长度之比为2:2:3,宽顶堰堰顶宽度与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水平长度比为1:1.5;所述的缓流沉降区底面低于河底0.2±0.05M;所述的宽顶堰厚度与堰前水头之比为4±0.5,宽顶堰的出水方式为跌水布置,宽顶堰高度与堰前水头比在至1:1至1:0.5之间;所述的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顶端与宽顶堰上游河床底部持平,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深度为0.4M;所述的级配鹅卵石层、给水污泥颗粒层的体积比在1:0.5到1:1之间,级配鹅卵石层粒径从下往上依次在40MM‑10MM之间变化级配,给水污泥颗粒层粒径依次在5MM‑8MM之间变化,微生物固定在级配鹅卵石、给水污泥颗粒、沉水植物根系上;所述的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填料上层设有防腐蚀铁丝网,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后侧设有缓坡斜面,所述的沉水植物种植在防腐蚀铁丝网孔隙间;所述的净化区设有三个,三个净化区前后相接顺次设置;应用上述固定化微生物‑植物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去除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缓流沉降区、宽顶堰和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2)在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内由下至上分三层依次设置级配鹅卵石层、给水污泥颗粒层、沉水植物种植区域;3)在固定化微生物填料池的填料上部设置防腐蚀铁丝网,沉水植物种植在防腐蚀铁丝网孔隙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668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