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锯刀式可潜极地科考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8979.X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乐京霞;施书文;王思宇;罗五雄;许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12 | 分类号: | B63B35/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锯刀式可潜极地科考船,包括主船体及安装在所述主船体上的主冰柱机构、附冰柱机构、可升降式上层建筑及冰爪机构。该科考船可以在以下两种状态下工作:1)半潜航行持续破冰:上层建筑沿附冰柱垂直升起,履带装置和螺旋桨为船舶提供动力,主冰刀及锯齿条系统进行切冰工作;2)完全潜航行持续破冰:直达目标区域,对救援船舶周围进行切冰处理,实施救援。本发明解决传统破冰船破冰航速慢、能耗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科考船 破冰 主船体 锯刀 极地 破冰船 船舶 救援 冰刀 可升降式 履带装置 目标区域 锯齿条 爪机构 螺旋桨 航速 能耗 垂直 | ||
【主权项】:
一种锯刀式可潜极地科考船,包括主船体(1)及安装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主冰柱机构(2)、附冰柱机构(3)、可升降式上层建筑(4)及冰爪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包括船首(1.1)、与所述船首(1.1)固定连接的平行中体(1.2)及在所述船首(1.1)开设的首部纵开孔(1.3),所述船首(1.1)包括球鼻首(1.11)及与所述平行中体(1.2)固定连接的首部(1.12),所述首部(1.12)的纵向剖面由上至下逐渐变窄,所述首部纵开孔(1.3)贯穿所述首部(1.12);所述主冰柱机构(2)包括基座台(2.1)、安装在所述基座台(2.1)上的主冰刀(2.2)及锯齿条系统(2.3);所述主冰刀(2.2)的切冰端与基座台(2.1)成固定夹角,所述主冰刀(2.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升降系统(2.21);所述主冰刀(2.2)的横向剖面的中部比首尾两端宽;所述锯齿条系统(2.3)包括环状锯齿(2.31)及与所述环状锯齿(2.31)啮合的主动力轮(2.32)、多个承力轮(2.33)、一对导向轮(2.34),所述环状锯齿(2.31)工作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附冰柱机构(3)包括附冰柱(3.1)和压力轮系统(3.2),所述附冰柱(3.1)由破冰装置(3.11)和第一升降装置(3.12)组成,所述附冰柱(3.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附冰刀和锯齿条系统(2.3),所述附冰柱(3.1)的一端还设置第二升降系统(4.13);所述压力轮系统(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力轮(3.21)和第一液压顶(3.22);所述可升降上层建筑(4)包括上层建筑(4.1)、位于所述上层建筑(4.1)两侧的履带装置(4.2)及第二升降装置(4.3),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3)由主升降装置和附升降装置组成,其中所述主升降装置由所述主冰柱机构(2)的第一升降系统(2.21)和所述上层建筑(4.1)的齿轮系统(4.11)组成,所述附升降装置由设置在所述上层建筑(4.1)尾部两侧的卡槽(4.12)、所述上层建筑(4.1)的齿轮系统(4.11)和所述附冰柱(3.1)一端的第二升降系统(4.13)组成;所述冰爪机构(5)包括棘轮(5.1)、钻头(5.2)、冰爪(5.3),所述钻头(5.2)底部连接有连杆(5.4),所述连杆(5.4)带动冰爪(5.3)张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789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打桩船
- 下一篇:一种优化航迹规划的水面垃圾清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