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状工艺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7432.6 | 申请日: | 2016-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2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15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状工艺茶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采摘、摊晾、杀青、理直、筛选、捆扎、压饼、烘干、装袋,压饼过程中采用了特制的压饼机,压成茶饼的伞状工艺茶呈饼状,能够充分地减小存储空间,不容易折断、成渣,并且茶叶被压缩,不容易受潮,茶饼泡开后茶饼展开成球状,饮用者需要泡茶时,只需拿出一个茶饼放入杯中即可泡茶,节省时间,茶饼在杯中泡茶后,不会散开,也不会被喝入口中干扰饮用者饮用,泡完茶后茶饼能够直接拿出。且本工艺茶通过大量实验,付出创造性劳动使得本茶叶汤色黄绿透亮、口感清香顺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伞状工艺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a、采摘,选择芽壮叶肥的鲜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为一芽一叶初展时,鲜叶长度为3~4cm;/nb、摊晾,将鲜叶摊放8~14小时,使鲜叶失水25%~35%,至散发出淡香味为止;/nc、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每小时20~25千克的投叶量,滚筒温度控制在220~260℃,杀青时间以除去青草气,散发出清香气为准;/nd、理直,采用理条机理直;/ne、筛选,再次挑选出长度规格要求内的鲜叶,鲜叶的长度规格要求为3~3.5cm;/nf、捆扎,选用相同多的两部分鲜叶,每部分鲜叶包含8根鲜叶,将两部分鲜叶的芽尖(11)朝向相反方向,两部分鲜叶的叶根(12)重合形成束状,使用已消毒的棉线(13)把两部分鲜叶的叶根(12)捆扎在一起,形成茶捆;/ng、压饼,将束状的茶捆压成饼状,形成茶饼,形成茶饼后使用重物压在茶饼上10~30min,使茶饼的形状能够固定成型,茶饼的两面分别呈叶根(12)在中心、芽尖(11)朝外的放射状,茶饼的两面由棉线(13)连接;/nh、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烘干后茶叶的含水率控制在3%~5%,装袋;/n所述的步骤g的压饼过程包括一种压饼机,压饼机包括基座(1)、固定板(2)、立式支撑板(3)、立式导轨(4)和增重活动板(5),固定板(2)与基座(1)固定连接,立式支撑板(3)竖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侧面,立式导轨(4)竖直固定连接在立式支撑板(3)表面,增重活动板(5)设置在固定板(2)上方,增重活动板(5)与立式导轨(4)可滑动连接,固定板(2)上设有下矩形通孔(21),增重活动板(5)上设有与下矩形通孔(21)同长同宽的上矩形通孔(51),上矩形通孔(51)设在下矩形通孔(21)正上方,固定板(2)与增重活动板(5)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2对压板组件(6),一对压板组件(6)与下矩形通孔(21)滑动连接,另一对压板组件(6)与上矩形通孔(51)滑动连接,下矩形通孔(21)内壁与上矩形通孔(51)内壁分别设有一对导向槽(7),压板组件(6)包括铰接连接的定压板(61)和动压板(62),定压板(61)与动压板(62)之间设有弹性拉绳(8),定压板(61)与导向槽(7)端部铰接连接,动压板(62)与导向槽(7)滑动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874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