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黑斑蛙声学通讯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1814.6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0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毅;段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13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黑斑蛙声学通讯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自然水体中采集黑斑蛙;设置处理组和对照组,对黑斑蛙进行自然配对处理;将所有的黑斑蛙置于黑暗房间里的玻璃水族箱内适应5‑15min;提前对繁殖季节的正常雌性和雄性黑斑蛙的鸣叫声进行录音;播放正常的黑斑蛙鸣叫声,观察不同处理组的黑斑蛙的反应,并对相应鸣叫声及数据进行记录;获取鸣叫参数,分析实验数据。本发明为进一步了解鸣声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和高效反映该动物的身体状况及所生活的环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指示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黑斑 声学 通讯 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定黑斑蛙声学通讯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⑴:采集黑斑蛙从自然界水体中采集处于婚配期的黑斑蛙作为实验对象,雌雄各5‑10只;⑵:自然配对处理设置若干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1只雌性和雄性黑斑蛙;将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黑斑蛙置于监控室环境适应3‑5d后,对处理组的黑斑蛙进行不同浓度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处理,雌性黑斑蛙腹腔注射500‑1000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雄性黑斑蛙注射300‑500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则以注射水代替药物;⑶:实验数据及鸣叫参数的获取婚配期雌性黑斑蛙的鸣叫方式包括接受鸣叫和拒绝鸣叫,雄性黑斑蛙的鸣叫方式包括广告鸣叫和应答鸣叫;播放提前录好的正常的雌性黑斑蛙的接受鸣叫和雄性的广告鸣叫,进行趋声性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的雄性和雌性黑斑蛙的反应,获取相应数据及鸣叫参数;实验数据及鸣叫参数的获取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实验前处理趋声性实验开始前,将所有的黑斑蛙置于黑暗房间里的玻璃水族箱内适应10‑15min;B:正常黑斑蛙鸣叫声的获取提前采集繁殖季节的正常雌性和雄性黑斑蛙,不经药物注射处理,分别放入一个实验装置两侧的玻璃缸内,对雌性黑斑蛙的接受鸣叫和雄性黑斑蛙的广告鸣叫分别录音,并全程录像,直至交配成功;C:实验黑斑蛙鸣叫声及数据的获取实验装置是一个两侧分别置有一个玻璃缸且中间通过一个通路连接的装置;趋声性实验前,雄性或雌性黑斑蛙并未暴露在雌性或雄性黑斑蛙的鸣叫声中;趋声性实验过程中,将步骤A中的黑斑蛙单独放入实验装置中一侧的玻璃缸内进行实验,距离装置另一侧玻璃缸内的扬声器40‑60cm;其中,黑斑蛙放置于标有距离的玻璃缸内,玻璃缸边上标有标尺,玻璃缸的底部铺着泥土,模拟自然界的环境;接着,用扬声器连续播放提前录制的雌性黑斑蛙的接受鸣叫或雄性黑斑蛙的广告鸣叫,观察雄性黑斑蛙对雌性黑斑蛙接受鸣叫或雌性黑斑蛙对雄性黑斑蛙广告鸣叫的反应,记录其开始移动的时间;当雌性黑斑蛙或雄性黑斑蛙的叫声诱导雄性黑斑蛙或雌性黑斑蛙开始鸣叫以后,从其鸣叫开始进行观察,记录其在5‑10min内受到声音诱导后持续鸣叫的时间,每只蛙重复至少3次;实验过程中进行全程录音和录像,获取所有实验黑斑蛙个体的鸣叫声,记录具有活性黑斑蛙的数量、黑斑蛙移动的距离、远离和靠近扬声器的时间、首次鸣叫和首次运动的时间;此外,趋声性实验过程中,各处理组黑斑蛙的浓度标记通过纸条遮挡;另外,提前过滤录制好的正常黑斑蛙的背景噪音;D:鸣叫参数的获取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对获取的每个黑斑蛙个体的鸣叫声谱进行检测,识别声音类型,观察和记录每个叫声的参数,包括波形图、频谱图、振幅、共振峰、时长、主频、基频和叫声音节数;对黑斑蛙趋声性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大学,未经安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18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椅子
- 下一篇:一种芯片动态电压降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