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流体快速混合及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5327.7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5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范亮亮;赵亮;者江;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流体快速混合及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由盖片层和载片组成,盖片层开设有加液区、流体混合微通道、入射光纤、导出光纤或微型检测器、流体检测区和液体排液区;样本液与检测试剂同时由加液区进入微通道,在流体混合微通道中进行充分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后进入流体检测区;特定波长的检测用光波由入射光纤引入流体检测区,经溶液吸收后,由导出光纤导出或由微型检测器直接进行分析,实现对流体的分析与检测,经检测后的流体由液体排出区流出微流体芯片;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可以高通量、高效率地实现流体的混合及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低能耗、无污染、成本低、便携、易推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快速 混合 检测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流体快速混合及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由盖片层(7)和置于盖片层(7)下的载片(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层(7)上开设有第一加液区(1)、第二加液区(8)、流体混合微通道(2)、入射光纤(3)、导出光纤或微型检测器(6)、流体检测区(5)和液体排液区(4);所述流体混合微通道(2)的一侧为平直壁面,另一侧带有多个向流体混合微通道(2)内凸出的由渐缩和突扩结构构成的直角尖角结构;所述流体混合微通道(2)入口为二分叉结构,用于与第一加液区(1)和第二加液区(8)连通;所述流体混合微通道(2)出口与流体检测区(5)连通;流体检测区(5)后端与液体排液区(4)相连通;所述入射光纤(3)用于将与待检测流体相对应的特定波长的光波引入流体检测区(5);所述导出光纤或微型检测器(6)用于导出经过流体检测区(5)的光线或对经过流体检测区(5)的光线进行直接分析;所述第一加液区(1)、第二加液区(8)和液体排液区(4)为在盖片层(7)上开设的通孔,所述流体混合微通道(2)及流体检测区(5)为在盖片层(7)与载片(9)相接触的表面上开设的盲道;所述入射光纤(3)、导出光纤或微型检测器(6)为内嵌于盖片层(7)与载片(9)相接触的表面的内嵌组件,底部与载片(9)表面相接触,端部与流体检测区(5)内的流体直接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53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介电泳作用的微流控芯片
- 下一篇:一种PDMS微流控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