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杆菌发酵生产琥珀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6670.3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1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红;于烨敏;杨文革;周俊;曹洋;马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46 | 分类号: | C12P7/46;C12R1/1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杆菌发酵生产琥珀酸的方法,该包括:活化菌种,发酵培养,获得含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混合液,构建电化学催化体系,通过电化学检测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电化学驱动延胡索酸代谢生成琥珀酸的效率。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与传统催化途径相比,催化效率明显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发酵 生产 琥珀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短杆菌发酵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活化培养:将短杆菌NJWGY2133单菌落接入活化培养基中,控制培养液体积装液量为15~25%,在转速为160~200r/min,活化培养温度为30~34℃下活化培养2~3天后,获得种子液;(2)发酵培养:以2~10%的体积接种量将步骤(1)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转速为160~200r/min,发酵培养温度为30~34℃下发酵培养2~3天后,离心获菌丝体,超声破碎,冷冻离心,获得含有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混合液;(3)构建电化学催化体系: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后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电极池液是磷酸盐缓冲液,构建催化体系;连接电化学工作站,设置参数为:初始电位为‑0.2~‑1V,高电位为0.8~1V,低电位为‑0.2~‑1V,起始扫描极性positive,扫描速度为0.1~0.2V/s,扫描段数为2~3W,采样间隔为0.001~0.002V,静置时间为2~3s,灵敏度为1.e‑004~1.e‑006A/V;在电极池液中加入体积量为电极池液的10~20%的延胡索酸液,点击开始采样,待采样结束即酶反应达到饱和状态,得到含琥珀酸的电极池液;其中延胡索酸液的浓度为1~2mol/L;(4)回收:将步骤(3)得到的含琥珀酸的电解池液浓缩、萃取、结晶,即得到琥珀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667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