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梯度的全I帧视频码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7711.0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1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桐;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19/124 | 分类号: | H04N19/124;H04N19/149;H04N21/2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的全I帧视频码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视频中每一帧的平均梯度值;步骤2:对当前帧进行位分配;步骤3:利用相邻帧的平均梯度值确定当前帧是否为场景切换帧;步骤4:当前帧为场景切换帧时,初始化R‑Q模型参数,利用码率‑量化步长R‑Q模型计算当前帧的量化参数;步骤5:基于当前帧的量化参数和当前帧已编码最大编码单元LCU剩余比特数,计算当前帧每一LCU的量化参数;步骤6:更新R‑Q模型中的参数,确定当前视频剩余比特数。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在保证全I帧码率控制精度的前提下,以较低的计算代价,使编码视频质量较好,且保持较小缓冲区占有率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梯度 视频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梯度的全I帧视频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步骤1:确定所述视频中每一帧的平均梯度值;步骤2:根据视频剩余比特数和缓冲区饱和情况对当前帧进行位分配;步骤3:利用相邻帧的平均梯度值确定所述当前帧是否为场景切换帧;步骤4:在所述当前帧为场景切换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平均梯度值和所述当前帧的位分配结果,利用码率‑量化步长R‑Q模型计算所述当前帧的量化参数;步骤5:基于所述当前帧的量化参数和所述当前帧已编码最大编码单元LCU剩余比特数,计算所述当前帧每一所述LCU的量化参数;步骤6:基于所述当前帧的所述平均梯度值和所述当前帧每一所述LCU的量化参数,更新所述码率‑量化步长R‑Q模型中的参数,确定当前视频剩余比特数,将所述当前视频剩余比特数返回至步骤2,并将更新后的码率‑量化步长R‑Q模型参数反馈至步骤4,直至视频编码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77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