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电流开关比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9425.8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8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展;曹建强;马阳昊;夏琪;李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中逻辑器件与电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电流开关比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中,通过源区与漏区之间设低K介质区增大源区与本征区之间电场,提高开态电流和抑制关态电流。设置掺杂层与衬底形成反偏的PN结,隔离源区—低K介质区—漏区与衬底的接触,降低TFET关态电流。以上提升开态电流与抑制关态的方式可相互组合与叠加。进而本发明提高了开态电流,并且与传统的CMOS工艺兼容,成本较低,实现了高的电流开关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电流 开关 场效应 晶体管 | ||
【主权项】:
1.一种增加电流开关比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区、漏区、栅氧化层、源电极、栅电极、漏电极、侧墙、本征区、导电通道、掺杂层和高阻衬底,其特征在于:栅电极仅能控制隧穿结,即栅电极空间上不覆盖到导电通道;源区与漏区之间设有低K介质区将两者隔离,本征区位于源区之上,且在本征区与漏区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设有一层导电通道;导电通道位于低K介质区之上;对于高阻衬底为P型的情况,NTFET的漏区或者PTFET的源区与N型掺杂层之间短接,共享高电位;源区掺杂浓度1×1018cm‑3~1×1020cm‑3,漏区掺杂浓度1×1018~1×1019cm‑3,导电通道掺杂浓度不超过1×1013cm‑3;侧墙设置于栅电极两侧,其介电常数高于SiO2的介电常数;低K介质是指介电常数低于器件有源区介电常数的材料,且为绝缘介质;源区载流子隧穿到本征区经导电通道输运至漏区;掺杂层设置于源区、低K介质区和漏区下方,将高阻衬底与这3者隔离,高阻衬底位于掺杂层下方;掺杂层与高阻衬底掺杂类型相反,形成反偏PN结,该反偏PN结隔断漏区经衬底对源区的控制;掺杂层掺杂浓度不高于高阻衬底掺杂浓度,且均为低掺杂,掺杂层的杂质浓度1015cm‑3,厚度20nm~400nm;高阻衬底的掺杂浓度1015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94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