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1707.5 | 申请日: | 2016-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1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然;梁轩玮;胡宁宁;李文良;马红;沈建华;周连全;林赛波;倪先行;韩云锐;叶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机构和控制装置机构;控制机构包括联接组件、缸体组件和固定底座;缸体组件包括缸筒,缸筒内部注满磁流变液,缸筒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塞杆Ⅰ、缸盖、阻尼活塞Ⅰ、阻尼活塞Ⅱ、活塞杆Ⅱ、支撑弹簧、隔板、阻尼活塞Ⅲ、活塞杆Ⅲ和缸底盖,阻尼活塞Ⅰ和阻尼活塞Ⅲ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均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阻尼活塞Ⅱ与活塞杆Ⅰ间隙配合的内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本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能够实现对空气弹簧主气室与附加气室之间节流孔开度的连续调节,提高高速列车对不同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高速列车二系悬挂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阻尼 调式 高速 列车 主动 空气 悬挂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机构(1),空气弹簧机构(1)包括主气室(1.1)和附加气室(1.2),其特征在于,本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2);所述的控制机构(2)包括联接组件(2.1)、缸体组件(2.2)和固定底座(2.3),缸体组件(2.2)竖直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3)上;缸体组件(2.2)是筒状结构,包括缸筒(2.2.1),缸筒(2.2.1)内部注满磁流变液(2.2.12),缸筒(2.2.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塞杆Ⅰ(2.2.2)、缸盖(2.2.3)、阻尼活塞Ⅰ(2.2.4)、阻尼活塞Ⅱ(2.2.5)、活塞杆Ⅱ(2.2.6)、支撑弹簧(2.2.7)、隔板(2.2.8)、阻尼活塞Ⅲ(2.2.9)、活塞杆Ⅲ(2.2.10)和缸底盖(2.2.11);阻尼活塞Ⅰ(2.2.4)、阻尼活塞Ⅱ(2.2.5)和阻尼活塞Ⅲ(2.2.9)的外径尺寸均与缸筒(2.2.1)的内径尺寸间隙配合,且阻尼活塞Ⅰ(2.2.4)和阻尼活塞Ⅲ(2.2.9)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均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阻尼活塞Ⅱ(2.2.5)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隔磁橡胶圈;隔板(2.2.8)固定安装在缸筒(2.2.1)内;活塞杆Ⅰ(2.2.2)底端向下依次穿过缸盖(2.2.3)、阻尼活塞Ⅰ(2.2.4)和阻尼活塞Ⅱ(2.2.5)并置于阻尼活塞Ⅱ(2.2.5)与隔板(2.2.8)之间,缸盖(2.2.3)固定安装在缸筒(2.2.1)顶端、并与活塞杆Ⅰ(2.2.2)之间设置密封,阻尼活塞Ⅰ(2.2.4)与活塞杆Ⅰ(2.2.2)固定安装连接,阻尼活塞Ⅱ(2.2.5)与活塞杆Ⅰ(2.2.2)之间是间隙配合、且阻尼活塞Ⅱ(2.2.5)与活塞杆Ⅰ(2.2.2)间隙配合的内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活塞杆Ⅱ(2.2.6)顶端与阻尼活塞Ⅱ(2.2.5)固定安装连接、底端穿过隔板(2.2.8)并与阻尼活塞Ⅲ(2.2.9)固定安装连接,隔板(2.2.8)与活塞杆Ⅱ(2.2.6)之间设置密封,支撑弹簧(2.2.7)套装在活塞杆Ⅱ(2.2.6)上、且支撑弹簧(2.2.7)的上下两端分别顶靠在阻尼活塞Ⅱ(2.2.5)的下端面和隔板(2.2.8)的上端面上;活塞杆Ⅲ(2.2.10)顶端与阻尼活塞Ⅲ(2.2.9)固定安装连接、底端穿过缸底盖(2.2.11)伸出至缸筒(2.2.1)外部,缸底盖(2.2.11)固定安装在缸筒(2.2.1)底端、并与活塞杆Ⅲ(2.2.10)之间设置密封;阻尼活塞Ⅰ(2.2.4)与缸筒(2.2.1)内壁之间的间隙、阻尼活塞Ⅱ(2.2.5)与活塞杆Ⅰ(2.2.2)之间的间隙、阻尼活塞Ⅲ(2.2.9)与缸筒(2.2.1)内壁之间的间隙组成磁流变液阻尼通道;联接组件(2.1)包括托盘(2.1.1),托盘(2.1.1)上平面与高速列车的车体固定安装、下平面固定安装在活塞杆Ⅰ(2.2.2)的顶端;中空结构的固定底座(2.3)固定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上,包括竖向设置的活塞腔(2.3.1)、位于活塞腔(2.3.1)内部并与之尺寸配合的底座活塞(2.3.2)和水平与活塞腔(2.3.1)交叉连通的气路通道(2.3.3),底座活塞(2.3.2)的顶端与活塞杆Ⅲ(2.2.10)的底端固定连接,气路通道(2.3.3)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主气室(1.1)和附加气室(1.2)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17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