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数据的高速公路异常事件实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2230.2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8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冉斌;李林超;张健;余东豪;杨帆;张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数据的高速公路异常事件实时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实车实验,确定高速公路的切换位置,将高速公路划分为多个路段;分别提取异常事件发生时和正常情况下,路段基站的手机接入量;根据正常情况下手机基站接入数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计算异常事件发生阈值;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实时对未来时刻基站手机接入数量进行预测并计算异常事件判断指标,与异常事件发生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发生异常事件。本方法可以准确的识别异常交通事件,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数据 高速公路 异常 事件 实时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手机数据的高速公路异常事件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高速公路的行驶信息确定高速公路的切换位置将高速公路划分为多个路段;步骤2,分别提取异常事件发生时和正常情况下,各路段基站的手机接入量;步骤3,根据步骤2正常情况下基站手机接入数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步骤3中构建第i个基站的手机信令数据接入数量序列构建时间序列模型ARIMA(p,d,q);Pj+1(i)=θ0+φ1Pj(i)+…+φpPj‑p(i)+εj‑θ1εj‑1‑…‑θqεj‑q;式中:φ为手机的接入数量序列系数,θ为随机误差项系数;Pj(i)为手机的接入数量序列,j=1,2,3…;ε是随机误差项,模型通过Box‑Jenkins方法进行求解,对第i个基站j+1时刻手机的接入数量进行预测,得到预测值Pj+1(i);步骤4,根据步骤3中预测的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与步骤2中实际测量得到的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计算异常事件发生阈值;所述步骤4中计算异常事件发生阈值的方法:步骤41,根据步骤2中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以及步骤3中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计算异常事件判断指标ei;ei=|Pj+1(i)‑Aj+1(i)|;式中:Aj+1(i)表示第i个基站j+1时刻测量的准确手机接入数量;步骤42,根据步骤2中异常事件发生时基站手机接入数量提取历史异常事件数据,数量为k,以及步骤41计算异常事件判断指标ei的计算公式计算异常事件发生阈值e;
步骤5,根据步骤3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实时对未来时刻基站手机接入数量进行预测;计算未来时刻异常事件判断指标,并与异常事件发生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发生异常事件;所述步骤5中确定是否发生异常事件方法:将异常事件判断指标ei与设置的阈值e进行比较,初步判断当前时间段内路段是否发生异常事件,若ei≤e,则处于正常交通状态;若ei>e,则按照以下两种方案进行;若研究路段内只有一座基站,则比较该路段上游路段中任意一基站的异常事件判断指标et与设置的阈值e,若et≤e,则处于正常交通状态;若et>e,则判定研究路段发生异常事件;若研究路段内有多座基站,则比较该路段中第i+1个基站的异常事件判断指标ei+1与设置的阈值e,若ei+1≤e,则处于正常交通状态;若ei+1>e,则判定研究路段发生异常事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22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