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5813.0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律涛;刘彦;付炎;李程;刘睿思;侯聪聪;师宁宁;陈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A61K36/752;A61P39/06;A61P35/00;A61P3/06;A61P9/00;A61P29/00;A61P31/00;A61P33/00;A61P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杨瑞龙 |
地址: | 05001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其具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橘皮进行粉碎,过80目筛,加入相当于橘皮重量3~5倍的水,用5wt%NaOH调pH值至8.5~9.5,搅拌10~20min,向其中依次加入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三乙醇胺、氟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和氧化铝颗粒,并在负压条件下,保持温度在40‑65℃之间搅拌0.5‑6h;用碱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至11~13,过滤,取滤液,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3‑5%的亚硝酸钠,用酸调pH至4~5,析出沉淀,过滤得到总黄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橘皮以及所含黄酮类物质的性质设计,有利于促进橘皮总黄酮的溶出,有效提高了总黄酮得提取率,并减少了在提取过程中橘皮总黄酮的氧化。 | ||
搜索关键词: | 橘皮 总黄酮 过滤 碱性纤维素酶 异抗坏血酸钠 黄酮类物质 碱性果胶酶 氧化铝颗粒 负压条件 三乙醇胺 亚硝酸钠 析出 氟化钠 碱溶液 目筛 溶出 酸调 沉淀 | ||
【主权项】:
一种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橘皮进行粉碎,过80目筛,加入相当于橘皮重量3~5倍的水,用5wt%NaOH调pH值至8.5~9.5,搅拌10~20min,向其中依次加入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三乙醇胺、氟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和氧化铝颗粒,并在负压条件下,保持温度在40‑65℃之间搅拌0.5‑6h,其中橘皮与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三乙醇胺、氟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和氧化铝颗粒的质量比为:100:0.30~0.60:0.20~0.45:3~7:3~5:2~4:100~150,所述氧化铝颗粒的粒径为150‑250μm;(2)用碱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至11~13,过滤,取滤液,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3‑5%的亚硝酸钠,用酸调pH至4~5,析出沉淀,过滤得到总黄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未经河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58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