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15846.5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邓盛元;袁培新;郑晨昱;宋宏鑫;姚传广;崔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首先在裸SPR芯片表面电沉积氧化石墨烯,再通过共轭作用吸附胺基三乙酸接枝的苝衍生物活性化分子层,组装5′端生物素化的捕获cDNA探针作为传感界面对目标tDNA进行检测,实现对tDNA的结合捕捉后,加入3′端生物素化的响应rDNA形成长链dsDNA并暴露其生物素分子,结合亲和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以完成组装,最后加入苯胺和双氧水混合溶液,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苯胺聚合沉积反应形成聚苯胺,根据SPR信号实现目标核酸的检测。本发明利用二维纳米材料进行“自下而上”的建构、与置顶“自上而下”的重量反应器形成具有双重增敏信号的SPR传感平台,能够实现对目标DN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检测限可达飞摩尔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技术 核酸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裸SPR芯片预处理:将裸SPR芯片依次浸泡在水虎鱼酸溶液、煮沸的H2O2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清洗干净;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Na2SO4溶液中,得到浓度为0.3~0.6mg·mL‑1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之后利用循环伏安法在预处理后的SPR芯片上电沉积氧化石墨烯,循环电压为‑1.5~+0.5V,循环速度为50mV s‑1,循环次数为400~600圈;步骤3,将胺基三乙酸接枝的苝衍生物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散布在步骤2得到的芯片上,孵育后用二甲基甲酰胺除去未连接的反应物;步骤4,将含有Ni(ClO4)2的乙酸缓冲液滴涂到步骤3得到的芯片上,静置后冲洗干净;步骤5,将含有浓度为0.1~5μM、5′端标记生物素的cDNA的磷酸缓冲液和乙醇胺封闭剂滴涂到步骤4得到的芯片上,孵育后冲洗干净得到cDNA/NTPy/rGO传感界面;步骤6,将待检测的tDNA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芯片上,孵育后冲洗干净;步骤7,将含有浓度为0.1~5μM、3′端标记生物素的、与tDNA的单链残基互补配对的rDNA的磷酸缓冲液加入到步骤6得到的芯片上,孵育后冲洗干净,加入亲和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SPR信号稳定后得到HRP‑SA/rDNA/dsDNA/NTPy/rGO;步骤8,将含有摩尔比为5~15:1的苯胺与H2O2的乙酸缓冲液加入到步骤7得到的芯片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记录SPR信号,待信号稳定后,根据tDNA的浓度与SPR信号的线性关系,最终计算得到待检测的tDNA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584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溯源系统及食品溯源方法
- 下一篇:票券求解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