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合金钢D类细系夹杂物级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7738.1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4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廖云虎;雷德江;丁勇;黄志永;刘永新;张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2C38/18;C22C38/12;C21C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217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合金钢D类细系夹杂物级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8%、Si:0.2%~0.45%、Mn:0.1%~0.2%、Ni:12%~13%、Al:4.5%~4.7%、Zr:1.15%~1.35%、Cr、4.05%~4.35%、Ti:2.35%~2.75%、Nb:0.2%~0.3%、V:0.12%~0.14%、N:0.02%~0.04%、P:≤0.020%、S:≤0.015%、以及余量Fe;其步骤如下:首先放入中频炉进行熔炼,然后进行精炼(LF+VD),再经过ESR熔炼,再锻造后热处理,最后进行机加工;通过本发明生产制得的合金钢避免一次冶炼渣中可还原氧化物FexOy、MnO、SiO2对钢中Al的二次氧化,以及更充分去除钢水中的气体含量,尽量减少一次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内生夹杂物,随后进行电渣重熔工序,进一步去除球状氧化物。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 夹杂物 熔炼 去除 可还原氧化物 球状氧化物 重量百分比 电渣重熔 二次氧化 后热处理 冶炼过程 钢水 机加工 冶炼渣 中频炉 放入 精炼 锻造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合金钢 D 类细系夹杂物级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计,包括 C:0 .12%~0 .18%、 Si:0 .2%~0 .45%、Mn: 0 .1%~0 .2%、Ni:12%~13%、Al:4 .5%~4 .7%、Zr:1 .15%~1 .35%、 Cr:4 .05%~4 .35%、Ti:2 .35%~2 .75%、Nb:0 .2%~0 .3%、V: 0 .12%~0 .14%、N:0 .02%~0 .04%、P:≤0 .020%、 S:≤0 .015%、以及余量 Fe;其步骤如下:步骤 A、取所需元素于中频炉中熔炼,熔炼温度 1550~1600 ℃,在熔炼过程中调节各元素的含量,使其重量比符合设计要求;步骤 B、步骤 A 完成后吊包入钢包精炼 LF 炉中进行冶炼,所述冶炼方法为:在 LF 炉中冶炼前期,当钢水温度达到 1620~1640 ℃时,插入0 .5~1 .0 m/t的 J‑Ca 线;在 LF 炉中冶炼后期,当熔渣变白时,开出 LF 炉位插入J‑Ca 线,并插入 Ca‑Si 线,与此同时,将出炉座倾渣 100 %;步骤 C、步骤 B 完成后吊入真空去气 VD 炉工位后继续熔炼,在熔炼过程中微调节各元素的含量,使其重量比符合设计要求;步骤 D、当步骤 C 微调完成后的合金料成分达到要求后,根据炉中分析适量加入脱氧剂,当温度为 1500~1530 ℃时 吊包浇注成电极棒;步骤 E、对步骤 D 制得的电极棒进行 ESR 重熔处理制成钢锭;步骤 F、对步骤 E 制得的钢锭进行锻造处理,采用 2000T 压机进行锻造,采用两镦两拔工艺锻造中间坯,再采用自由锻锤锻造成品;步骤 G、将步骤 F 锻造的成品料进行热处理,当热处理完成后进行机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77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