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圈自动装配机及其O圈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8861.5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2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华;谢萃云;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O圈自动装配机及其O圈装配方法;一种O圈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内的分度盘以及安装在所述分度盘四周、使滚轮自动上料的滚轮上料机构、使O圈自动上料的多个O圈上料机构、将O圈压入滚轮的多个压装机构、旋转滚轮的翻转机构;所述分度盘周缘设有若干个工位,所述工位对应设有对滚轮定位的定位夹具。本发明设计精巧,操作便捷,可全自动实现多个O圈的装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优于现有技术;可根据需求更改部分组件即可实现组装不同尺寸大小的O圈和滚轮,具有较广泛的适用面,能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1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自动装配机 分度盘 装配 上料机构 自动上料 工位 企业竞争力 自动化设备 部分组件 定位夹具 翻转机构 生产效率 旋转滚轮 压装机构 对滚轮 压入 生产成本 组装 | ||
S1提供一种O圈自动装配机:包括两组相同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以及一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于两组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之间;分度盘周缘依圆周等分分布五个工位,滚轮上料机构、第一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翻转机构、第二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下料机构分别依次设置在与五个工位对应的位置;
S2滚轮上料:通过滚轮上料机构中的第一振动盘对滚轮进行上料,滚轮从第一振动盘出来后进入滚轮滑道,通过滚轮滑道后依次进入预定位块;当第三传感器感应到滚轮落入预定位块后,分料气缸下压带动分料棒向下压住滚轮滑道上的第一个滚轮,使预定位块上的滚轮和滚轮滑道上的滚轮分离,同时,第一下压气缸下压带动第一夹紧手指移动到滚轮两侧,第一中心气缸向中心运动带动第一夹紧手指夹紧滚轮,第一下压气缸上升,第一伸出气缸伸出带动第一夹紧手指前移至对应工位上方,第一下压气缸下压,使滚轮套入定位夹具中的辅助定位柱上,第一中心气缸向两侧运动带动第一夹紧手指松放滚轮,之后第一下压气缸、第一伸出气缸复位;当定位夹具上的第二传感器感应到辅助定位柱上存在滚轮,第六中心气缸向中心运动带动第六夹紧手指夹紧滚轮,分度盘转动一定角度使当前定位夹具上的滚轮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S3第一次O圈上料和压装:第一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中的第三伸出气缸伸出带动第三夹持手指前移至对应工位上方,第三上顶气缸下移带动第三夹持手指上的导向杆移动到定位夹具中的滚轮上方,第三中心气缸向两侧运动带动第三夹紧手指松放导向杆,使导向杆与滚轮连接,之后第三上顶气缸、第三伸出气缸复位;第一组O圈上料机构和压装机构中的第二振动盘对O圈进行上料,O圈从第二振动盘出来后进入O圈滑槽;当O圈滑槽内的第一个O圈到达指定位置被第一传感器感应到后,分离气缸上升带动分离棒向上移动并将第一个O圈顶起使其置于分离棒上,分料气缸上顶使分离棒上的O圈和O圈滑槽上的O圈的实现分料;第二下压气缸下压带动第二夹紧手指移动到分离棒上的O圈两侧,第二中心气缸向中心运动带动第二夹紧手指夹取O圈,使O圈进入容纳槽,第二下压气缸复位使O圈脱离分离棒,第二伸出气缸伸出带动前移至对应工位上方;当导向杆装定后,第二下压气缸下压带动第二夹持手指移动至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88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自动扣合机构
- 下一篇:夹爪提升自动组装设备